“老爷子这话就不对了!” 柳明溪先忍不住了,叉着腰站出来,倒像只护崽的小母鸡,“好吃的从来不分贵贱,我们这葱是刚摘的,面是老鼎醒的,比御膳房的强多了!”
老头愣了下,打量着柳明溪:“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倒挺会说话。”
“她是吏部尚书家的小姐,来我们这儿学厨呢!” 二柱凑过来,“老爷子您别瞧不上,等会儿饼烙好了,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老头冷笑一声,拄着拐杖进了屋,找了个干净的板凳坐下:“行,老夫就等会儿。要是不好吃,老夫可要砸招牌的。”
张老勺气得脸都红了,抄起炊帚就要骂,被苏清欢拉住:“张老爹别急,让他尝尝就是。” 说着转向柳明溪,“来,磨葱油,让老爷子瞧瞧咱们的手艺。”
柳明溪干劲十足,把洗好的小葱切成段,放进玉碾子里,双手按住碾轮使劲推。刚开始还生疏,推得碾子 “咯吱” 响,后来慢慢找到章法,碾轮转得越来越顺,翠绿的葱汁慢慢渗出来,混着玉碾子的温润,竟飘出淡淡的香气。
“慢点推,别把葱碾太碎,” 苏清欢在旁边指点,“碎了出油少,还发苦。”
柳明溪点点头,力道放轻了些。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她汗津津的脸上,竟比平时的精致模样更鲜活。老头眯着眼看,嘴角的弧度悄悄软了些。
沈砚之挑着两桶水进来,看见这光景笑了:“这是磨出好东西了?老远就闻着葱香。”
“沈大人来得正好!” 二柱喊,“周老侍郎说要砸咱们招牌呢!”
沈砚之一愣,随即认出老头:“原来是周老侍郎,您不是告老还乡了吗?怎么回京城了?”
这周侍郎早年做过御膳房的监官,嘴刁得出名,后来告老回了江南,没想到竟来了这儿。他见是沈砚之,脸色缓和些:“老夫回来探亲戚,听说这儿的葱油饼有名,特来尝尝。”
沈砚之放下水桶,凑到碾子旁闻了闻:“这葱油磨得不错,还加了胡椒?”
“是西域的胡椒!” 柳明溪得意地说,“磨碎了加进去,香得很!”
说话间,葱油磨好了,翠绿的油汁装在粗瓷碗里,香气直钻鼻子。张老勺架起铁锅,倒上菜籽油,等油热了,“滋啦” 一声倒进葱汁,瞬间香得众人都吸了吸鼻子。周老侍郎的喉结动了动,眼神里的傲气少了些。
苏清欢把醒好的面团拿出来,分成小剂子:“明溪,试试擀皮,按春桃教你的法子。”
柳明溪拿起擀面杖,手腕一转,竟擀出个圆溜溜的饼皮,虽然边缘还有点歪,却比昨儿强多了。二柱凑过来夸:“柳小姐,您这手艺进步得比我翻锅还快!”
“那是!” 柳明溪哼了一声,却忍不住笑了,“等会儿烙好了,第一个给你吃 —— 才怪!给周老爷子吃!”
周老侍郎嘴角抽了抽,没说话,却往前挪了挪板凳。
葱油饼一个个放进锅里,“滋啦” 的声响伴着香气飘满院子,连墙外路过的乞丐都停下脚步,扒着门缝往里望。张老勺守在灶边控火,时不时用铲子翻一下:“火要匀,不能急,这就跟做人似的,得慢慢熬。”
柳明溪蹲在旁边看,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的饼,肚子 “咕噜” 叫了一声,赶紧捂住,却被周老侍郎看见了,忍不住笑:“小姑娘倒是实诚,想吃就直说。”
柳明溪脸一红:“等烙好了,老爷子先尝。”
终于,第一锅葱油饼烙好了。金黄金黄的,边缘酥得掉渣,用筷子一挑,能看见里面分层的葱香,还混着胡椒的微辣。苏清欢先给周老侍郎递了一块,又给柳明溪递了一块。
周老侍郎接过饼,吹了吹,小心翼翼咬了一口。酥皮在嘴里化开,葱香混着胡椒的香直冲脑门,还有淡淡的回甘,比御膳房的葱油饼多了几分鲜活。他眼睛一亮,三两口就吃完了,又伸手要了一块:“再来一块!这饼…… 确实比御膳房的强!”
众人都笑了。柳明溪捧着饼,吃得嘴角沾了油,含糊不清地说:“我就说吧,咱们的饼最好吃!”
正热闹着,王伯挑着两筐萝卜进来,看见周老侍郎愣了下:“这不是周大人吗?您怎么在这儿?”
“王伯?” 周老侍郎也愣了,“你不是当年御膳房的采买吗?怎么卖起萝卜了?”
王伯乐了:“老了,干不动采买了,就种点萝卜卖。周大人尝尝这葱油饼,是苏三夫人的手艺传下来的!”
周老侍郎一怔,手里的饼都停了:“苏三夫人?就是当年被陷害的那个御厨?” 见苏清欢点头,他叹了口气,“当年老夫就觉得她冤,可惜没人敢说话。如今她的手艺传下来了,还这么好吃,真是……”
苏清欢笑了:“好吃就好,我娘要是知道,肯定也高兴。”
午后,周老侍郎带着管家走了,临走时还打包了二十个葱油饼,说要带回去给孙子吃。柳明溪帮着春桃收拾案板,玉碾子擦得锃亮,她摸着碾子笑:“明天我带点核桃来,磨成粉加饼里,肯定更香!”
“可别带了!” 二柱喊,“再带宝贝来,我们后厨都快成藏宝阁了!”
柳明溪瞪他:“你懂什么?好食材配好工具,才能做出好东西!”
沈砚之帮着苏清欢把剩下的葱油倒进瓦罐里,青铜小鼎在灶边泛着暖光,鼎身的纹路像是活了似的。苏清欢靠在门框上,看着柳明溪跟二柱斗嘴,张老勺教学徒切葱,春桃算着账目,忽然觉得心里满当当的。
“在想什么?” 沈砚之递过来一杯温茶。
苏清欢接过喝了一口,笑道:“在想,这人间烟火,真是藏着不少惊喜。娇小姐能磨葱油,老饕能折腰,连陈面都能变成香饼 —— 这才是真的清欢滋味。”
沈砚之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笑意:“是啊,有你在,有老鼎在,有这满院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日子。”
傍晚的阳光斜照进后厨,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二柱练翻锅的声响、柳明溪的笑声、张老勺的骂声,混着葱油的香气飘出院子,和街上的叫卖声缠在一起。青铜小鼎静静地蹲在灶边,暖光映着每个人的脸,像是在诉说着 —— 这世间最好的味道,从来都藏在烟火里,藏在真心相待的日子里。
喜欢清欢渡:味染人间请大家收藏:(m.2yq.org)清欢渡:味染人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