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有个叫双绝镇的地方,镇名听着气派,实则穷得叮当响。为啥?镇上两大家族——王家做砚台,李家制毛笔,世代较劲,互不往来。
王家的领头人王石头,是个倔老头,守着祖传的璠玉砚手艺。他那方镇店之宝“墨海璠龙”,通体碧绿,砚堂中天然纹路恰似游龙,据说用此砚磨墨,三日不干,写出的字隐隐有光泽。
李家的当家李毛笔,也是个倔老头,守着家传的玙竹毛笔技艺。他的镇店之宝“青凤点金”,笔杆用百年玙竹制成,笔头取黄鼠狼尾尖最硬的几根毛,写起字来如行云流水,人称“一笔试尽江南春”。
按理说,这么好的文房四宝,该让双绝镇富得流油才对。可偏偏两个老头死要面子,从不肯合作。
这天,王石头又在店里擦他的璠玉砚,儿子王小石急匆匆跑进来:“爹,不好了!县太爷派人来说,下个月皇上派钦差巡视,要咱们进贡一套文房四宝。要是拿不出像样的,就要加税!”
王石头手一抖,差点把宝贝砚台摔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李毛笔也接到了同样的消息。女儿李小毛急得直跺脚:“爹,光靠咱们的毛笔,怎算得上一套文房四宝啊?”
李毛笔捋着胡子,眉头紧锁。
夜幕降临,两个老头不约而同地来到镇中心的老槐树下——这是他们“隔空吵架”的老地方。
“咳,”王石头先开口,“听说钦差要求?”
李毛笔哼了一声:“是啊,某些人的破砚台要丢人现眼了。”
“你说谁的砚台破?”王石头跳起来,“总比某些人的秃毛笔强!”
“秃毛笔?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
两个老头吵到半夜,不欢而散。
回到家,王石头对着祖宗牌位发愁:“祖宗啊,不是我不想合作,是那李毛笔太气人!”
王小石忍不住说:“爹,其实李叔昨天偷偷来找过我,说他有个合作的想法...”
“什么?”王石头瞪大眼睛,“他竟敢背着我找我儿子?”
同一时间,李毛笔也得知王石头私下找过李小毛商量合作,气得胡子直抖:“好个王石头,表面跟我吵,背地里搞小动作!”
第二天,两个老头又在老槐树下碰面,这次却都不提合作的事,反而互相讽刺。
“听说某些人想合作想得睡不着觉?”王石头阴阳怪气。
李毛笔反唇相讥:“总比某些人偷偷摸摸找小辈强!”
吵着吵着,王小石和李小毛跑过来:“别吵了!钦差提前了,十天后就到!”
两个老头顿时傻眼。
当晚,王小石和李小毛偷偷安排两个老头在镇上的小酒馆“偶遇”。三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
“其实,”王石头醉醺醺地说,“你那青凤点金,确实是支好笔。”
李毛笔也醉了:“你的墨海璠龙也不差。要不是祖训...”
“祖训?祖训还说王李永不通婚呢,可你看...”王石头突然住嘴。
李毛笔眯起眼:“王石头,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家小石和我家小毛...”
两个老头同时看向窗外,正好看见王小石和李小毛手牵手在月光下散步。
“这、这...”王石头结巴了。
李毛笔一拍桌子:“好小子!竟敢拐我女儿!”
王石头不乐意了:“什么叫拐?明明是你女儿勾引我儿子!”
眼看又要吵起来,店老板赶紧过来劝架:“二位,我倒觉得这是好事啊!王李两家结亲,你们的技艺不就能名正言顺地合作了吗?”
两个老头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第一次没再争吵。
第二天,两个家族破天荒地坐在一起。王石头拿出墨海璠龙,李毛笔取出青凤点金,当两件宝物放在一起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璠玉砚的碧绿光泽与玙竹笔的金黄微光竟相互交融,在空气中形成一道柔和的光晕,美得令人窒息。
“这、这就是‘璠玙辉映’啊!”镇上最年长的赵老先生激动地说,“古书有云,璠玙同现,光华互映,乃吉祥之兆!”
受此启发,两家决定合作打造一套前所未有的文房四宝。
王石头负责砚台,李毛笔制作毛笔,王小石贡献他偷偷研究的制墨手艺,李小毛则拿出她擅长的宣纸制作工艺。
然而,合作过程笑料百出:
王石头非要李毛笔按照他的要求制笔:“这笔杆太细,配我的砚台不够气派!”
李毛笔反击:“你的砚台太大,写字时手腕都酸了!”
为了一块墨的造型,两个老头能吵上半天;为了一张纸的厚度,他们能争到深夜。
最搞笑的是设计包装盒时,王石头要雕龙,李毛笔要画凤,结果盒子上半截是龙,下半截是凤,活像只长着龙头的怪鸟。
王小石和李小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天,两人偷偷把父亲们灌醉,然后把他们关在同一间工坊里。
第二天一早,两个老头醒来,发现被关在一起,顿时炸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2yq.org)成语大搞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