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过第一个月的紧张筹备,离阳宗紧绷的气氛中,终于注入了几股来自外部的强心剂。
宗门的求援讯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圣元大陆的特定区域荡开了涟漪,各方援军开始陆续抵达。
首先到来的是炎谷修士。
在第三十五日,伴随着一股灼热干燥的风,一支约三百人的队伍踏入了离阳宗山门。
他们大多身着赤红色的简陋皮甲,皮肤因常年生活在烈焰荒原边缘而呈现古铜色,眼神锐利如鹰。
他们不善言辞,但周身萦绕的精纯火系灵力波动,以及随身武器上那仿佛被地火常年煅烧留下的痕迹,无不彰显着他们是能在极端高温环境下作战的个体战力强者。
他们的到来,仿佛让离阳宗的空气都灼热了几分,立刻被作为重要的突击与正面抗衡力量编入战阵。
紧随其后的是在第四十八日抵达的流风城弓手。
与炎谷修士的狂野截然不同,这支百人队伍纪律严明,动作整齐划一。
他们身负造型奇特的青色长弓,箭囊中插着的箭矢箭头镂空,萦绕着微弱的气流。
他们是来自北方平原的忠实盟友,特有的“破甲风矢”据说能无视大部分同阶的灵力防御,并能从惊人的超远距离进行精准打击,是骚扰、削弱强大单体目标的理想支援力量。
他们被部署在制高点和防线后方,成为了防御体系中冷静而致命的“眼睛”与“长矛”。
最后,在接近第六十日时,一些零散却不容小觑的身影陆续出现在宗门。
他们是来自散修联盟的高手,或是曾受离阳宗恩惠,或是单纯不愿见到赤魈肆虐、大陆生灵涂炭。
人数不多,仅二三十人,但个个气息沉凝,眼神中带着历经风霜的沧桑与精明。他们功法各异,有的擅长诡异的身法与刺杀,有的精通偏门的阵法与毒术,有的则拥有罕见的辅助或控制能力。
这些经验老辣、擅长奇招异术的独行者,被单独编成一队,赋予最大的自主权,作为一支灵活的游击力量,用于填补防线漏洞、执行特殊任务或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
八方援军的抵达,极大地鼓舞了离阳宗上下原本因持续高压备战而有些疲惫的士气。
看着这些风格迥异却同样强大的盟友,弟子们心中那份与全世界为敌的孤立感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吾道不孤的振奋。
整个离阳宗的防御体系,因这些生力军的加入,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层次。
随着各方援军的入驻,离阳宗的备战进入了更具挑战性的阶段——联合演练与磨合。
不同势力、不同战斗理念的修士汇聚一堂,如何将他们拧成一股绳,成为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
离阳宗划出了大片区域,模拟出荒原、废墟、狭窄山口等复杂地形,组织了数次大规模联合演习。
演练场景极为逼真:模拟的“幽冥魔物”如潮水般冲击防线;预设的“精英魔将”拥有强大的个体实力,需要多支小队协同围剿。
摩擦在最初的演练中暴露无遗!
炎谷修士习惯了依靠自身强横的火系修为和体魄正面碾压,冲锋时往往一往无前,将侧翼暴露。
他们对流风城弓手始终保持在安全距离外进行精准打击的策略颇不以为然,私下抱怨其“过于保守,缺乏血性”。
流风城弓手则对炎谷修士的“莽撞”头痛不已,迅猛的冲锋常常打乱他们精心布置的箭矢覆盖区域,甚至险些造成误伤。
他们认为炎谷人“有勇无谋,徒增混乱”。
离阳宗弟子严谨的战阵配合,在面对散修联盟 那些天马行空、各自为战的打法时,也时常出现脱节。
散修们或是凭借诡异身法独自深入“敌后”,或是突然施展偏门术法,虽然往往能取得奇效,但也让习惯了令行禁止的宗门弟子难以适从。
然而,共同的敌人和离火尊者“存亡一体”的严令,是化解分歧最有效的催化剂。
在几次演练后的复盘会议上,各方指挥官不得不坐下来,硬着头皮沟通战术细节。
炎谷修士开始学着在冲锋前留意流风城弓手发出的信号箭。
流风城也尝试调整射击节奏,为炎谷的突击清理道路并提供间歇性火力掩护。
散修们则在离阳宗的协调下,被赋予了更明确的“自由猎杀”区域和接应任务,他们的奇能异术在模拟战中多次扮演了扭转局面的“奇兵”。
在这其中,林燚所率领的突击小队表现尤为抢眼。
或许是因为小队成员本就来自不同背景,林燚自身的力量也兼具狂暴与生机等多种特性,对不同战斗风格的包容和理解远超常人。
小队在演练中既能与炎谷修士并肩冲锋,也能配合流风城的箭雨节奏进行精准突进,甚至能临时整合一两名擅长潜行或控制的散修,完成对“精英魔将”的斩首行动。
这种强大的适应性和核心突击能力,使得林燚的小队逐渐成为了各方势力在复杂战局中都愿意信任和依靠的“尖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异世,开局拥有火灵根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异世,开局拥有火灵根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