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宫中一位颇得马皇后喜爱的小公主(朱元璋的某位幼女)突发急症,高热抽搐,呕吐不止,太医院多位太医会诊,意见不一,有的说是急惊风,有的说是肠胃湿热,用药后效果均不理想,病情反而加重,眼看有夭折之险。
朱元璋闻讯震怒,斥责太医无能。马皇后更是心急如焚,日夜守候。
杜安道见状,觉得这是一个打击太医院、尤其是打击刘纯的绝佳机会。他趁机进言:“陛下,娘娘,五皇子殿下近日常显医学慧光,或能……感知些许异常?虽年幼无法诊病,但或许能提供些不同视角?”其用心极其险恶,若朱橚“感知”不出什么,便是无能;若胡乱指认,便是妖言惑众;无论哪种,都能牵连刘纯教导不力或借皇子邀宠。
这是阳谋!将朱橚架在火上烤!
马皇后虽觉不妥,但爱女心切,又深知幼子确有奇异之处,竟也生出一丝渺茫的希望,目光不由看向被乳母抱来的朱橚。
刘纯脸色凝重,欲言又止。他知道这是杜安道的毒计,但公主病情危急,任何可能都不应放过,且他内心深处,也对朱橚的“灵性”存有一丝好奇。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橚身上。
朱橚心中叫苦不迭。他哪里真有什么“感知病气”的超能力?之前不过是凭借细微观察和现代医学知识推断而已。如今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重病患儿,他如何能“感知”?
但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胡乱说话。否则立刻万劫不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他仔细回想刚才一路过来听到的宫人零碎描述:“吐得厉害”、“发烧”、“抽风”、“喊肚子疼”……
这些症状,结合婴幼儿高发疾病……肠胃炎?脑膜炎?中毒?各种可能性在他脑中闪过。
他被抱到小公主寝殿外间。隔着珠帘,能看到里面人影晃动,闻到浓重的药味和一丝……极其微弱的、特殊的酸腐气味?
不是普通呕吐物的酸臭,似乎还夹杂着一点……杏仁味?苦杏仁?!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朱橚的脑海——氢氰酸中毒?!某些植物或腐败食物中可能含有氰苷,水解后会产生氢氰酸,导致组织缺氧,出现高热、抽搐、呕吐、昏迷等症状,与公主病情颇有相似之处!
但宫中怎会出现这种中毒?是误食?还是……?
他来不及细想,机会只有一次。他必须给出一个模糊但能引导方向的提示!
就在朱元璋即将失去耐心,杜安道嘴角露出冷笑之际,朱橚忽然在乳母怀里剧烈地挣扎起来,小手指着殿外方向,脸上露出极度厌恶和恐惧的表情,尖声哭叫道:“……臭!杏仁!怕!痛!……”
他反复喊着“杏仁”、“臭”、“痛”,身体瑟瑟发抖,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杏仁?”马皇后一愣。
刘纯却是脸色骤变!作为太医,他立刻联想到苦杏仁的毒性!他猛地看向公主的乳母和宫女,厉声问道:“公主近日可曾食过杏仁或类似之物?尤其是未经妥善处理的?!”
乳母宫女吓得跪倒在地,连连摇头:“未曾!公主饮食皆经严格查验!”
但其中一个宫女似乎想起什么,颤声道:“……前……前日,好像有嬷嬷从宫外带来一些民间制的杏仁茶粉,说是风味独特,但……但奴婢们未曾给公主用过啊!”
“茶粉现在何处?!”刘纯急问。
很快,那包杏仁茶粉被找来。刘纯仔细检查,又取少量尝味,脸色愈发难看:“此粉霉变严重!且并非甜杏仁,而是苦杏仁所制!霉变更增其毒!公主是否误食?或是接触?”
经过一番慌乱追问和搜查,终于在公主玩耍的榻角发现了一些洒落的、已经受潮结块的霉变杏仁茶粉!很可能公主玩耍时无意中沾到并吸入了少许,或甚至好奇舔舐!
病因找到了!极可能是霉变苦杏仁粉导致的轻微氢氰酸中毒!
刘纯立刻调整方案,以绿豆甘草汤紧急解毒,并结合针灸缓解症状。
经过一番抢救,小公主的高热竟然真的慢慢退了下去,抽搐停止,虽然依旧虚弱,但显然脱离了生命危险!
殿内外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马皇后抱着朱橚,喜极而泣:“娘的橚儿,真是……真是……”她已不知如何形容。
朱元璋看向朱橚的目光中也少了一丝审视,多了一丝惊异和复杂。
杜安道脸色铁青,计划彻底失败,反而让朱橚和刘纯再次立下“大功”!
刘纯擦着冷汗,看向朱橚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和感激。这一次,绝非简单“感知病气”能解释,那指向性的“杏仁”二字,简直是神乎其技!
唯有朱橚自己知道,这其中有多少运气的成分。若非那丝特殊的酸腐杏仁味,若非他现代医学知识带来的敏感,后果不堪设想。
经此一事,朱橚“医学神童”的名声悄然传开,不再局限于坤宁宫。更多的人对他产生了好奇、敬畏,或……忌惮。
杜安道眼中的阴毒,几乎要满溢出来。
而朱橚也意识到,“夜枭”的成长,必然伴随更多的风险。刚刚发芽的组织,已然暴露在了更强大的敌人视野之下。
杏仁回响,竟解宫闱之急。 然福兮祸所伏,毒芽亦在暗处悄然滋生。
(第二十七章 完)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