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医学神童”的名声如同一块投入静水的巨石,涟漪扩散至宫外后,引发的波澜远超预期。虽马皇后竭力阻拦,但仍有一些勋贵皇亲仗着身份,或真心求治,或别有用心,想方设法要将家中“药石无灵”的病患送至朱橚面前“沾沾福气”。
这一日,永嘉侯朱亮祖的夫人竟直接递牌子求见马皇后,哭诉其幼孙染了怪疾,浑身红斑,发热不退,太医束手,恳请皇后开恩,让五皇子“瞧上一眼,或能得一丝天启”。
朱亮祖是朱元璋起兵时的老将,战功赫赫,性子骄横跋扈,在淮西勋贵中颇有影响力。其夫人如此作态,马皇后也不好直接回绝,一时颇为为难。
偏殿内,朱橚听闻此事,心知麻烦上门。这绝非简单的治病,而是一场政治考量和风险博弈。治好了,未必能得多少好处;治不好或出了差池,立刻万劫不复,还会开罪手握兵权的勋贵。
杜安道听闻此事,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算计,竟主动进言:“陛下,娘娘,永嘉侯乃国之柱石,其孙病重,实乃憾事。五殿下既有异禀,或可一试?即便无法根治,若能稍缓其症,亦是天家恩泽。”他巴不得朱橚失手,好看笑话,甚至借此发难。
朱元璋沉吟片刻,看向朱橚:“小五,你可知此事?”
朱橚心中念头飞转,知道绝不能拒绝,也不能大包大揽。他抬起小脸,露出些许茫然和怯意,小声道:“……怕……看不准……但……想帮小哥哥……”
这话既表现了幼儿的诚实和善良,又留足了余地。
朱元璋点点头:“既如此,便让刘纯携你隔帘一观,不必近前,无论结果如何,皆与你无关。”这话既是保护,也是撇清责任。
于是,永嘉侯世子妃抱着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幼孙被引至偏殿外间,朱橚与刘纯隔着一道珠帘观望。
那幼儿约莫两三岁,露出的手腕脖颈处果然密布红疹,哭闹不安,气息灼热。
刘纯先上前仔细望闻问切(由世子妃代答),眉头紧锁。症见高热、红疹、烦躁、舌红苔黄,似是血热风疹之象,但用药效果不佳。
朱橚在帘后仔细观察。那红疹的形态、分布,以及患儿烦躁的程度,让他隐隐觉得不像普通的风疹或麻疹。他忽然注意到,患儿偶尔会无意识地用手抓挠耳后和腋下。
“痒……”朱橚含糊地发出一个音。
世子妃连忙道:“是极痒的,孩子都抓破了!”
朱橚的小鼻子动了动,隔着一段距离,他似乎闻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一般病气的腥臊气。
一个念头闪过——疥疮?! 但疥疮多见于卫生条件差之处,侯府公子怎会得此病?且疥疮通常发热不高。
或者是……接触性皮炎?或药物过敏?
他无法确定。但“痒”和那丝气味是关键。
刘纯正在斟酌方药,倾向于用更强力的清热凉血解毒之剂。
朱橚忽然拉了拉刘纯的衣角,小手指着自己昨日玩耍时不小心被花刺扎到、微微红肿的手背,又指指帘外的患儿,做出一个“吹”和“摇头”的动作,嘴里嘟囔:“……痛……痒……不要……药粉……”
刘纯先是一愣,随即猛地看向患儿!他再次仔细检查其红疹,尤其关注耳后、指缝等隐秘处,果然发现了一些极细微的、与典型风疹不同的线状损害!
再结合朱橚提示的“痒”和抗拒“药粉”(暗示可能之前用的外敷药不对症甚至加重),以及那丝若有若无的异味……刘纯脑中灵光一闪!
“娘娘!侯爷夫人!”刘纯沉声道,“小公子此症,恐非普通风疹,而似疥癣之属!或因接触不洁之物,或因药石误治,郁而化热。当务之急非内服重剂,而应以外治杀虫、清热解毒为主!”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疥癣?那是下人才得的腌臜病!永嘉侯世子妃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杜安道立刻阴恻恻道:“刘院使慎言!侯府公子金尊玉贵,岂会染此贱疾?”
刘纯不卑不亢:“医者面前,唯有病疾,无分贵贱。症候如此,老臣不敢妄言。若夫人不信,可仔细查问近日小公子接触之人事物,或可有获。”
世子妃将信将疑,但爱子心切,立刻厉声询问身后嬷嬷丫鬟。一番惶恐慌乱的追问下,竟真问出几日前曾带小公子去别院游玩,接触过一只不知从何处跑来的、身上有癞癣的野猫!回来后不久便发病,之前太医皆按寻常风疹治疗,用了不少药粉膏剂,反而刺激病情加重!
病因水落石出!刘纯立刻调整方案,开出硫磺软膏外敷,配合黄连、苦参等清热燥湿之药内服,并强调需将患儿衣物用具全部沸水烫洗,身边接触之人也需检查治疗。
方案对症,几天后,侯府小公子的病情便明显好转。
永嘉侯府上下对朱橚和刘纯感激不尽,送来了重礼。朱亮祖甚至亲自向朱元璋道谢,言语间对五皇子多了几分真心的好感。
朱橚再次凭“直觉”立下奇功,名声更盛。但这一次,他巧妙地将自己隐藏在刘纯的诊断之后,避免了直接承担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