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亲自监督煎煮的第一剂药喂下去后,东宫内外,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缓慢流逝,每一息都仿佛被拉得无比漫长。
朱元璋和马皇后寸步不离地守在榻前,目光几乎要盯在朱标脸上,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朱橚则静立一旁,手指悄悄搭在自己腕间,默数着心跳,计算着时间,内心同样波涛汹涌,充满了不确定感。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朱标的呼吸似乎略微平稳了一些,虽然依旧微弱,但那令人心悸的急促感稍有缓和。又过了一会,他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仿佛沉入了一场稍显安稳的睡梦之中,咳嗽的频率也显着减少了。
“标儿……标儿好像安稳些了?”马皇后首先察觉到了这细微的好转,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和惊喜,紧紧抓住了朱元璋的手臂。
朱元璋凝神细看,果然发现长子的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那种灰败的死气似乎淡去了一丝,呼吸也悠长了些许。他紧绷如铁的面容终于松动了一丝,猛地转头看向朱橚,眼中爆发出骇人的亮光:“有效!老五,你的药有效!”
朱橚心中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暂时落下了一半。至少,方子对了症,没有起反作用。他连忙躬身道:“父皇母后洪福庇佑,大哥正气未绝,方能受药。此乃好转之兆,然病去如抽丝,万不可掉以轻心,后续调理更为关键。”
“好!好!”朱元璋连说两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在无尽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需要什么药材,需要什么人,尽管开口!太医院的人,随你调用!不……朕看他们也没用!你就全权负责!朕把标儿交给你了!”
这一刻,什么猜忌,什么权衡,都被一个父亲最本能的希冀所取代。
朱橚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这仅仅是暂时稳定,离真正脱险还差得极远。而且,袖中那几粒可疑的药渣碎末,如同毒刺般提醒着他,暗处的危险并未解除。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朱橚郑重承诺,随即话锋一转,“为便于随时观察大哥病情变化,精准用药,儿臣恳请暂驻东宫偏殿。所有汤药,仍由儿臣亲自监督东宫可靠人手煎制。太医院诸位大人经验丰富,可随时咨议,但用药最终需由儿臣决断。”
这是要彻底将治疗权抓在自己手中,隔绝一切可能的外部干扰。朱元璋此刻对太医院已是失望透顶,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准!就按你说的办!东宫上下,悉听你调遣!谁敢阳奉阴违,朕剐了他!”
圣旨一下,朱橚便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选定东宫一处僻静通风的偏殿作为临时居所和药房,命令心腹太监把守门户,所有送入的药材、饮食皆需经过严格检查。他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守在朱标榻前,每隔一个时辰便仔细记录脉象、体温、呼吸、痰液性状等所有细节,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微调药方。
治疗过程远非一帆风顺。朱标的病情反复无常,时而看似好转,时而突然又发起高烧,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每一次反复,都让朱橚的心提到嗓子眼,也让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情绪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朱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深知自己此刻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大哥的生死,也关乎自己的命运。他不断翻阅医书,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苦苦思索,尝试着各种可能的组合。有些药方起效甚微,他甚至不得不冒险使用一些药性较强、但经过他精心计算和减毒处理的药材,每一次都如同在走钢丝。
在这个过程中,东宫的其他成员也纷纷登场。
太子妃常氏,日夜不休地守在丈夫身边,亲自喂药擦身,原本温婉的容颜变得无比憔悴,却异常坚韧。她对朱橚全然信任,毫无保留地配合他的一切要求,看向朱橚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依赖。她所出的嫡次子朱允熥,年纪尚幼,被乳母抱着来看望父亲时,总是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病榻上的父亲和忙碌的五叔,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凝重,不哭不闹,格外乖巧。
而侧妃吕氏的表现则略显复杂。她同样面露忧色,时常带着年幼的朱允炆前来问安,举止得体,言语关切。但朱橚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担忧中似乎掺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虑和紧张,眼神偶尔会飘忽不定,尤其是在朱橚仔细查验药材和饮食时。朱允炆则怯生生地跟在母亲身后,有些害怕病重的父亲和气氛严肃的宫殿。
更让人揪心的是皇长孙朱雄英。他大病初愈,身体本就虚弱,得知父亲病重后,坚持要求前来探望。看到父亲奄奄一息的模样,孩子吓得小脸煞白,扑在床边呜呜哭泣,任谁劝也不肯离开,最后是马皇后红着眼圈强行将他抱走,以免他染上病气或是过于伤心伤了自身。朱雄英的哭声,如同刀子般割在每个人的心上。
朱橚看着这一幕幕,心中更是沉重。这个家,不能散。大哥,必须救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