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热度更甚。天河体育馆外的小吃摊挂起了 “黎景辉同款三分套餐” 的招牌 —— 一份炒河粉加一瓶冰镇可乐,售价 12 块 8,对应着黎景辉的场均得分;当年的电子信息学校篮球馆被球迷围得水泄不通,校长特意安排了保安维持秩序,校史馆里的玻璃展柜前挤满了人,里面放着黎景辉的训练护膝、高中时期的球衣,还有他对阵马刺拿下三双的纪念篮球,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那场比赛的高光时刻。《羊城晚报》特意开辟 “草根传奇” 专栏,记者走访了黎景辉当年打街球的东川路球场,老球友阿明对着镜头感慨:“那时候他就爱给我们喂球,自己不怎么投,每次练完球都帮大家捡球。有一次他膝盖肿得像馒头,还坚持练传球,我说‘你歇会儿吧’,他说‘明哥,我要是现在歇了,以后就没机会了’。现在好了,他不仅能投三分,还能一场送 13 次助攻,这都是拼出来的!”
“体制精英” 与 “草根传奇” 的碰撞:媒体的狂欢与分歧
国内媒体的讨论从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立场划分,像两条永不交汇的河流,在报纸版面和网络论坛上激烈碰撞。
《篮球先锋报》的头版评论文章《从 CBA 到 NBA:姚名的正统之路》用整整两个版面展开论述,作者是资深记者苏群,文中将两人的成长路径比作 “双轨并行的列车”,还配了一张对比图表,左边是姚名的 “体制之路”——1997 年进入上海青年队、2001 年 CBA 总冠军、2002 年 NBA 状元、2003 年男篮亚锦赛冠军;右边是黎景辉的 “草根之路”——2001 年东川路街球联赛 MVP、2003 年 NBA 高中生挑战赛 MVP、2003 年落选秀、2004 年湖人首发小前锋。“姚名的每一步都踏在体制的基石上,” 文章写道,“上海青年队的专业训练、国家男篮的大赛磨砺,这些都是黎景辉从未拥有过的资源。即便黎景辉本赛季打出 12.8 分 8.5 助攻的亮眼数据,那终究是湖人‘三角进攻’体系加持的结果 —— 有奥尼尔吸引防守,有科比牵制注意力,换任何一个合格的组织前锋,都能打出这样的表现。而姚名呢?他是火箭的战术核心,场均 17.5 分 9 篮板,要面对对方内线的包夹,还要承担策应任务,这样的硬实力,才是中国篮球的真正骄傲。”
文章结尾更是直言不讳:“季后赛是肌肉与战术的绞杀场,黎景辉的‘野路子’组织在火箭的防守体系面前不堪一击。作为小前锋,他既没有朱芳雨的对抗强度 —— 本赛季面对体重超过 100kg 的前锋时,命中率下降 12%,又缺乏李楠的大赛经验 —— 职业生涯从未参加过国际大赛,湖人或许能赢系列赛,但他注定是姚名光环下的背景板。”
这种观点在官方媒体中占据绝对主流。央视体育的《篮球公园》栏目邀请前国手王立彬做专题分析,演播室的战术板上贴满了黎景辉的失误截图,其中一张是对阵国王时的传球失误:“你们看这球,” 王立彬用激光笔指着战术板,“黎景辉为了追求所谓的‘妙传’,强行把球往奥尼尔手里塞,结果被国王的中锋断下来,直接发动快攻得分。这就是‘野路子’球员的通病 —— 不懂得审时度势,只想着秀技巧。还有这记传球,” 他切换到另一张截图,“面对卡托的协防,他完全没有预判,球传得又高又慢,要是在季后赛,姚名早就把这球断下来了。” 旁边的嘉宾、前男篮教练宫鲁鸣补充道:“我们选球员,不仅要看数据,更要看‘球商’和‘纪律性’。黎景辉的传球是很花哨,但太随意了,场均 2.7 次失误,比姚名还多 1.1 次,这样的失误率,在奥运会上是要吃亏的。”
但网络世界里,另一种声音正在掀起巨浪。新浪体育论坛的热帖《别拿体制说事!49.8% 三分命中率是吹的?13 次助攻是假的?》发布仅三小时,点击量就突破 80 万,回复超过 5 万条。楼主 “科比门徒” 是一位来自广州的球迷,他整理了长达五页的数据分析,还附上了黎景辉本赛季的进阶数据:“首先,我们来看看‘体系红利’这个说法有多可笑。黎景辉本赛季的助攻率是 32.1%,在湖人仅次于科比,比奥尼尔还高 8%,这意味着他是湖人的第二组织点,不是什么‘蹭体系’的球员。其次,他的三分命中率 49.8%,高居联盟榜首,这是硬实力吧?对阵马刺时,他面对吉诺比利的防守,三分 8 中 7,命中率 87.5%,这也是体系红利?还有那 13 次助攻,他那场比赛的助攻失误比是 13:1,也就是说,传了 13 次好球,才失误 1 次,这样的稳定性,联盟里有几个控球后卫能做到?更何况他是小前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03:紫金荣光与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03:紫金荣光与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