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偏移”带来的喘息期,每一秒都如同沙漏中的金沙般珍贵。“余烬”文明像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全力运转。新的“深空绿洲”在更加偏远的星域扎根,其隐匿系统融合了遗民的环境拟态技术与“基石偏移”后对秩序监测的更深层理解,如同真正的星云尘埃,难以被察觉。
“火种播种计划”也进入了新阶段。不再仅仅是传授抵抗“秩序苔藓”的知识,而是开始引导那些有潜力的原始生命,去感知和利用环境中极其微弱的、非标准的能量与信息波动——这正是“萌芽之环”事件带来的启示。他们小心翼翼地播撒着“可能性”的种子,期待着在广袤的宇宙中,能悄然生长出更多不被“清单”定义的文明形态。
然而,林薇和“基石智者”都清楚,这种“静默发展”不可能永远持续。 “执行者”派系的溯源调查如同缓慢收紧的罗网,而他们自身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异常变量”。被动等待,终将迎来审判。
他们需要一个更加主动的、能够进一步扰乱“执行者”判断,甚至为其内部派系斗争提供弹药的动作。
目标,再次指向了那座矗立在“谐振文明”废墟上的——焦土信标。
它不仅是血腥的警告牌,更是“执行者”派系权威的象征,是那份冰冷“规则清单”在现实宇宙中的具象化锚点。摧毁它,意义不大,且会立刻招致毁灭性打击。但如果…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利用”它呢?
“‘焦土信标’持续广播着‘规则清单’,其信号覆盖范围极广,”“基石智者”在战术推演会议上分析,“它本身是一个强大的信息发射源。如果我们能设法…短暂地‘劫持’或‘覆盖’其广播信号,哪怕只有一瞬,向其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监听者,传递一条我们自己的信息…”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这意味着要主动将自身的存在,暴露在“执行者”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上。
“我们不需要传递具体坐标或技术数据,”林薇接话,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我们只需要传递一个‘概念’,一个‘事实’——规则,并非永恒不变;审判,并非终极答案。”
她要做的,不是宣战,而是宣告存在与可能性。就像零留下的“刻痕”,不是为了击败“裁决之眼”,而是为了证明生命意志能够在那等存在面前留下印记。
这次行动,代号 “回声” 。
计划的核心,并非武力强攻。研究团队根据“基石偏移”获得的对“度量衡之章”底层逻辑的理解,设计了一种特殊的 “信息模因” 。它并非病毒,不包含攻击性代码,其核心是一段高度压缩的、融合了“微光宣言”精神、零的“刻痕”意象、以及“生命法典”真正起源(源自遗民知识)的碎片化信息包。这个信息包被设计成能够短暂地与“焦土信标”的广播信号产生共振,在其稳定的秩序波动中,制造一次极其短暂的 “概念涟漪”。
就像在单调的警笛长鸣中,混入了一声来自远古森林的、充满生机的风啸。
行动团队由“暗刃”率领,成员全部是最顶级的电子战专家和信息潜行者。他们乘坐经过特殊改装、强化了信息隐匿与对抗能力的“幽影II型”侦察舰,再次潜行至“谐振文明”废墟星域。
这里依旧死寂,只有那座银色的信标,如同墓碑般冰冷地悬浮,持续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秩序波动。
“幽影II型”如同真正的幽灵,在信标强大的扫描场边缘游弋,寻找着信号结构的微弱周期性波动节点。这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精准的操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暗刃”以为需要等待下一个信号周期时,机会出现了——信标内部似乎在进行一次微小的自我校验,其广播信号的加密层级出现了瞬间的、几乎无法探测的松动!
“就是现在!注入模因!”
技术官猛地按下了虚拟按钮。那道承载着“余烬”意志的“信息模因”,如同无形的子弹,精准地射入了信标信号那转瞬即逝的缝隙之中!
成功了?失败了?
刹那间,以“焦土信标”为中心,一道无形的、奇特的“涟漪”以超光速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这道涟漪并非能量冲击,也非物理破坏。所有在信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文明、探测器、甚至某些对信息敏感的空间结构,都在同一瞬间,“听”到了一声短暂的、与周围死寂秩序格格不入的“杂音”。
那杂音中,蕴含着不屈的守护、对自由的渴望、对真相的探求、以及…规则可以被改变的、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暗示!
在钢铁要塞的“终章刻痕”被秩序覆盖后,“余烬”文明,以一种更加巧妙、更加大胆的方式,再次向这片星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涟漪迅速平息。“焦土信标”的信号恢复了绝对的稳定和冰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但无数接收到这声“杂音”的文明,其领导者和智者心中,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丧尸男友养成计划请大家收藏:(m.2yq.org)丧尸男友养成计划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