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那句未竟之言,如同毒蛇吐信,瞬间将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向了云澈和她怀中懵懂的胤禛。弑君!这是足以诛灭九族的滔天罪名!竟想扣在一个四岁稚子头上!其心之毒,令人发指!
云澈在那一瞬间,血液几乎逆流,巨大的愤怒和寒意让她浑身僵硬。但她深知,此刻任何失态或辩白,都可能被曲解为心虚。她必须冷静,必须反击!
就在皇后厉声呵斥“宜妃休得胡言!”、裕亲王福全也皱眉欲开口的混乱当口,云澈猛地抱着胤禛向前一步,跪倒在地,声音不高,却清晰得足以让每个人听见,带着一种近乎破碎的悲愤与决绝:
“皇后娘娘!裕亲王!诸位太医!臣妾恳请明鉴!”她将胤禛的小脸轻轻按在自己肩头,不让他看到这丑陋的一幕,继续道,“四阿哥胤禛,年仅四岁,纯真稚子,连蚂蚁尚且不忍踩踏,岂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皇上乃禛儿亲生皇父,血脉相连,禛儿平日提及皇阿玛,唯有孺慕之情,何来歹意?!此等污蔑,不仅玷污阿哥清白,更是对皇上圣明的亵渎!”
她句句泣血,将胤禛的年幼无知和父子天性作为最有力的盾牌。接着,她话锋一转,直指核心:“皇上龙体违和,臣妾与阿哥闻讯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来,只为尽孝榻前。若真如宜妃娘娘所疑,臣妾又何必自投罗网?当务之急,是竭尽全力救治皇上,彻查毒源,而非在此妄加揣测,惊扰圣安,寒了忠臣孝子之心!”
她这番话,有理有据,情真意切,既撇清了嫌疑,又将矛头引回“救治”和“查案”的正轨,更暗指宜妃不顾皇上安危、扰乱人心。殿内不少王公大臣闻言,皆微微颔首,看向宜妃的目光带上了审视。
宜妃脸色一阵青白,还想争辩,裕亲王福全已然沉声开口:“懿妃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救治皇上!御医,皇上情况如何?中毒之说可有依据?”他将话题拉回正事,无形中压制了宜妃的发难。
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回禀:“回王爷,皇上脉象沉滞紊乱,确有中毒疑象,但毒性诡谲,似非寻常鸠毒,臣等正在全力施救辨析……”
殿内气氛更加凝重。康熙的生命悬于一线,真相扑朔迷离。
就在这时,被云澈紧紧抱着的胤禛,似乎被紧张的气氛和母亲微微颤抖的身体吓到,小声啜泣起来,喃喃道:“娘娘……禛儿怕……皇阿玛……疼……”
这稚嫩的、充满恐惧和关切的声音,在寂静的殿中格外清晰,如同一根针,刺破了某些人精心编织的恶毒网罗。孩子最本能的反应,比任何辩白都更有力地证明了他的无辜。
云澈心中一酸,连忙柔声安抚:“禛儿乖,皇阿玛会好的,太医爷爷们在努力呢,不怕……”她轻轻拍着孩子的背,指尖无意中触碰到胤禛腕上那枚白玉平安扣。就在这一瞬,那平安扣竟微微一热,一股极淡的、带着安抚意味的清流悄然渗入胤禛体内,孩子的啜泣声渐渐止住了,只是更紧地依偎着云澈。
这微小的变化无人察觉,却让云澈心中一动。这平安扣……似乎真的在与孩子共鸣?
经过一番紧急救治,康熙的病情暂时稳住,但依旧昏迷不醒,中毒之说被太医署初步确认。皇后下令彻查畅春园近日所有经手皇帝饮食医药之人,整个园子被封锁,气氛如同铁桶般压抑。
云澈作为“涉案”相关人员,被要求暂留畅春园偏殿,不得随意走动,实为软禁。她心中焦急,却无可奈何,只能紧紧守护着胤禛。
偏殿内,云澈将所有心思都用在安抚受惊的胤禛上。孩子虽不懂发生了什么,但对环境的骤变和母亲的焦虑感知敏锐。云澈摒弃了一切复杂的说辞,只是用最直接的肢体语言和简单的承诺给予安全感。
她一直抱着胤禛,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哼唱着江南温柔的童谣,手指轻轻地、有节奏地拍着他的背,模仿心跳的节奏。她让铃铛儿找来温水和柔软的布巾,亲自为孩子擦脸擦手,用这种最基础的照料动作传递“一切如常”的信号。她甚至“发明”了一种极简的“呼吸游戏”:“禛儿,跟着娘娘,吸气……慢慢地……呼气……对,就这样,像小青蛙的肚子一样鼓起来,瘪下去……” 通过控制呼吸,来平复孩子紧张的情绪。
“娘娘,”胤禛仰起小脸,眼里还噙着泪花,“皇阿玛……会死吗?”
云澈心中剧痛,用力抱紧他,用最坚定的语气说:“不会的,皇阿玛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还有那么多厉害的太医,一定会好起来的。禛儿要相信皇阿玛,也要相信娘娘。”
她没有给孩子虚幻的承诺,而是引导他建立希望和信任。此刻,任何精巧的“发明”都比不上最原始的陪伴和信念。
等待是煎熬的。窗外不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喝令声,显示着外面的调查正在紧张进行。云澈的心始终悬着,不知调查方向会指向何方。她仔细回想着近日一切细节,尤其是康熙病发前接触过的人和物,试图找出蛛丝马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m.2yq.org)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