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召见这些宫人,并不问什么紧要事,只是寻常关心几句,问问皇上近日饮食起居细节,期间却全神贯注地感知。事后,她会向裕亲王派来协同理事的心腹太监(双方已形成一种微妙的默契)提出一些模糊的“感觉”:“哀家瞧着(感知着)那位姓张的管事太监,说话时气息似乎有些浮急,眼神(能量波动)不够沉静,长期侍奉在皇帝身边,恐非宜宜。”“李嬷嬷心思倒是细腻,只是……哀家觉着她身上似有几分过于算计之气,皇上年幼,身边还是留些更敦厚本分的人为好。” 这些玄乎的说法,初听似乎毫无根据,但裕亲王方面的人暗中查证之下,竟真的发现那个张太监与宫外某些商贾过往甚密,有收受好处的嫌疑;而李嬷嬷则被发现其娘家侄儿正在某位权势大臣府中当差。几次三番之后,裕亲王方面对云澈这种近乎“未卜先知”的识人能力愈发惊异和重视,无形中为她筛选、净化胤禛身边环境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也使得一些企图通过接近皇帝来谋取利益的人无所遁形。
对于西北寿康宫那片玉牌示警的核心区域,云澈采取了“敲山震虎”与“怀柔安抚”并行的策略。她深知,对于这些辈分高的太妃,强硬打压只会适得其反,授人以柄。她精心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以“新帝初立,携皇帝慰问先帝遗眷,以示孝道,和睦宫闱”的名义,摆开全副太后仪仗,亲自前往寿康宫区域。这是她成为太后后,第一次如此正式、大规模地巡视后宫,意义非同小可。仪仗威严,扈从肃穆,所到之处,宫人跪拜,气氛庄重而略显压抑。
她依次拜访了几位位分最高、影响力也最大的太妃,如曾抚育过皇子早夭的荣太妃、出身显赫蒙古部落的慧太妃等。在每一座宫苑,她都执礼甚恭,以晚辈自居,言辞谦和温婉,充分表达了新帝与太后对长辈的敬重与关怀,赏赐也丰厚得体。但在温和体贴的表面下,她的每一句话都暗含机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荣太妃宫中,这位太妃因丧子之痛,性格难免有些孤僻偏激,言语间常带刺。云澈握住她微凉的手,语气充满真诚的惋惜与劝慰:“荣母妃抚育皇子辛苦,虽天不假年,然母子缘分深浅自有天定。如今您安享尊荣,颐养天年,亦是先帝念旧情、皇上尽孝道所致。这福分来之不易,更需珍重。宫中清净,正好修身养性,若有什么短缺或不适,定要告知哀家,万不可委屈了自己。” 这番话,既肯定了对方的付出与地位,又委婉地提醒其安于现状,珍惜眼前的尊荣,隐含告诫不要再生事端。
在慧太妃处,这位太妃母族在朝中尚有势力,本人也颇有些心思。云澈则从“大局”入手,语气恳切:“慧母妃出身尊贵,见识广博。当知前朝后宫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皇上年幼,正需内外安宁,共度时艰。母妃家族累世忠良,荣辱皆系于皇上安康、社稷稳固。宫中安稳,便是对前朝最大的支持。” 这番话,既点明了利害关系,将家族命运与皇帝安危捆绑在一起,又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让对方不得不慎重考虑。
在整个巡视过程中,云澈虽不能视物,但她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结合玉牌的微弱感应,如同最灵敏的雷达,仔细探查着每一座宫苑的整体气息是祥和还是阴郁,每一位太妃在恭敬礼仪下的真实情绪是平静、是不甘、是怨恨还是恐惧。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某些宫苑,如那位早先感知中气息最为阴郁不安的良太妃所居之处,弥漫着一种陈年积怨的腐朽气息;而某些太妃,如慧太妃,表面热情周到,其能量场底层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与警惕。这次高调的巡视,如同一场无声的宣告与实力的展示:新帝虽幼,但有精明强干且手段莫测的太后坐镇中宫;后宫虽深,人际关系复杂,但一切皆在太后慈威并济的掌控之中。既展示了不容挑战的权威,也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潜在的宵小,同时又将“孝道”与“和睦”的大旗牢牢握在手中,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然而,就在云澈以为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初步稳定了宫内局面,正待松一口气,准备依据玉牌更具体的指引,深入探究寿康宫内部到底隐藏着何种确切威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充满蹊跷的变故发生了。就在她巡视后不久,那位一直让她感觉气息最为阴郁不安、居住在西侧偏僻宫苑的良太妃,其所居之处在深夜突然莫名走水。火势虽被巡夜太监和侍卫及时发现扑灭,只烧毁了一间偏殿,未酿成更大灾难,但据称良太妃因年迈体弱,受此惊吓,竟一病不起,御医多方诊治无效,于几日后的一个深夜,悄无声息地溘然长逝了。内务府联合慎刑司查证数日,最终的结论是宫人夜间值守不慎,打翻烛台引燃帘幔所致,定性为意外,相关宫人也受到了惩处。
消息传来,云澈正在用指尖轻轻抚过白色玉牌上那似乎永无规律流转的光纹。闻听此讯,她抚摸着玉牌的手指骤然停顿。意外?如此巧合?在她刚刚对寿康宫示警并高调巡视之后,这位最可能滋生事端的太妃就恰好死于一场“意外”?她心中警铃大作,一股寒意顺着脊椎蔓延开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m.2yq.org)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