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野是被鸡叫吵醒的。
窗外天刚蒙蒙亮,透着点青灰色的光,院墙上爬着的牵牛花刚绽开小蓝花,就听见巷口王婶家的芦花鸡扯着嗓子打鸣,一声接一声,把整个村子的晨气都喊活了。他揉着眼睛坐起来,刚穿上鞋就听见院外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用想也知道是晚星。
“程野哥!程野哥!”小姑娘的声音裹着晨露飘进来,还没等程野开门,就看见晚星举着个牛皮纸本子,一头扎进院子里,辫子上还沾着片稻叶,“你快看!我昨晚把收集的故事都整理好了,还画了小插图!”
程野接过本子翻开,纸页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每篇故事旁边都画着小画:张叔扛着镰刀的背影、周大爷躲雨的稻堆、王奶奶编草帽的手,最逗的是大壮和老黄牛的那篇,她给老黄牛画了个红绸子,牛角上还别了朵小野花。
“画得比上次好太多了。”程野指着画笑,“这老黄牛的眼睛画得真有神,跟大壮家那只一模一样。”
晚星立马挺胸抬头,跟只得意的小麻雀似的:“我昨晚画到十点呢!小芳姐姐还帮我描了边。对了程野哥,今天离丰收节就剩七天了,咱们的摊位要不要再加点东西?我昨天问了小敏,她说她妈妈会做糖画,能在咱们摊前摆个小角落吗?”
“当然行。”程野摸了摸她的头,“等会儿吃完早饭,咱们去跟小敏妈妈说一声,再去晒谷场看看摊位牢不牢,昨天刮了点小风,别把塑料布吹松了。”
正说着,张叔端着粥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赶紧吃,吃完我跟你们一起去。昨天我跟李大爷说好了,今天把他那台旧收音机拿到摊位上试音,别到时候没声音,扫了大家的兴。”
三人坐在院里的石桌上吃饭,粥是小米熬的,熬得黏糊糊的,就着腌黄瓜吃特别爽口。晚星吃得快,三口两口就把馒头咽下去,放下碗就催着走,程野笑着把她剩下的半根黄瓜塞进她手里,又拿了瓶水揣进她兜里:“别急,先把黄瓜吃了,等会儿走一路渴。”
出了门才发现,村里早就热闹起来了。巷口李奶奶正坐在小马扎上择菜,看见他们就招手:“程野啊,昨天我孙子说你们摊前要摆糖画?我家里还有点红糖,等会儿给你们送过去!”
“谢谢李奶奶!您留着自己吃就行,我们去小卖部买。”程野笑着应道,晚星已经跑过去拉着李奶奶的手撒娇:“李奶奶,您要是有空,丰收节那天来我们摊位玩呀,我给您讲周大爷躲雨的故事!”
“来!肯定来!”李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到时候我给你们带刚蒸的玉米,让你们垫垫肚子。”
往晒谷场走的路上,碰见不少扛着农具的村民,都笑着跟他们打招呼,问摊位的事儿。路过王强家时,还看见王强正扛着个大木板往晒谷场跑,看见他们就喊:“程师傅!我找我哥借了块新木板,给咱们摊位当展示台,比原来的结实!”
“辛苦你了!等会儿我跟你一起搭。”程野喊回去,晚星拉着他的胳膊小声说:“程野哥,大家都在帮咱们,咱们的摊位肯定是最热闹的!”
到了晒谷场才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忙活了。村长正带着几个村民加固旁边的摊位架子,看见程野就喊:“程野来了!快过来看看,你这摊位的塑料布我让人加了两根绳,昨天风大,怕给吹跑了。”
程野走过去摸了摸塑料布,确实比昨天紧了不少。张叔已经去找李大爷搬收音机了,晚星则跑到小敏家的摊位前,跟小敏妈妈聊糖画的事儿。程野和王强一起搭展示台,木板沉得很,两人抬着往摊位挪,刚走两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哎!程野,我来帮你们!”
回头一看,是村西头的赵叔,扛着个锄头刚从田里回来,裤脚还沾着泥。“赵叔,您刚从田里回来,歇会儿再帮呗。”程野说,赵叔已经放下锄头跑过来,一把抓住木板的另一头:“歇啥!你们这摊位是为咱们村添热闹,我搭把手咋了?再说了,我还等着丰收节那天买个电饭煲呢,给我便宜点啊!”
“肯定便宜!”程野笑着应道,三人一起把木板抬到摊位上,王强拿出钉子和锤子,开始钉架子。程野则去检查家电,把昨天摆出来的电饭煲、电水壶都插电试了试,确保到时候能正常演示。
没一会儿,张叔和李大爷扛着收音机来了。那收音机是黑色的,外壳有点掉漆,但擦得锃亮,李大爷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摊位的小桌子上,插上电源,拧了拧旋钮,里面立马传出咿咿呀呀的戏曲声,瞬间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村民。
“好家伙!这声音真清楚!”旁边摆摊的刘婶凑过来看,“李大爷,你这收音机可真宝贝,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吧?”
“那可不!”李大爷摸着收音机笑,“这是我年轻时在县城打工买的,跟了我三十年了,平时就放家里听新闻,这次为了程野的摊位,我特意拿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里的细水流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时光里的细水流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