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刚坐下,就见村支书老周骑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上绑着个文件袋。他一进院就笑着说:“程野,我听说你跟玩具厂谈成大单子了?特意过来看看。”
程野赶紧给他挪了个座:“周支书,快坐!刚要吃饭,一起吃点。”
老周也不客气,坐下拿起筷子:“我就不客气了,正好没吃呢。你们跟玩具厂谈了多少套?”
“五千套迷你农具,三十五天交货。”程野夹了块红烧肉,“多亏了您之前帮我们联系农业交流会,不然也遇不上这机会。”
老周摆摆手:“这都是你们自己能干!我听说县里要举办乡村创业大赛,你们报名了没?”
“报了!”晚星拿出材料,“明天去镇上提交。周支书,您觉得我们这材料还有啥要补充的不?”
老周接过材料翻了翻:“写得挺全,把你们从做农具到搞迷你摆件、跟玩具厂合作的事儿都写了,再加点村民就业的情况就更好了——比如现在雇了多少人,给村民带来多少收入,这些都是亮点。”
“对啊!”晚星一拍脑袋,“我咋忘了这个!明天去镇上之前,我再加上。”
老周笑着说:“这就对了!你们作坊不光自己赚钱,还带动村里就业,这就是最大的优势。要是能拿奖,县里不光给奖金,还能帮你们申请无息贷款,到时候你们就能盖新厂房了。”
程野心里一动:“无息贷款?能贷多少?”
“最少能贷十万,多的话二十万也有可能。”老周放下筷子,“你们现在的作坊太小了,订单多了根本周转不开,盖个新厂房,再添点设备,就能规模化生产了。”
程野和晚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晚星说:“要是能贷到款,咱们就盖个两层的厂房,一楼当生产车间,二楼当办公室和仓库,再整个专门的打包区,省得每次都在院子里忙活。”
“还有,”程野补充道,“再修个能停个七八辆车的停车场,省得以后快递车和客户的车再堵村道。”
老周点点头:“这想法不错!你们要是真打算盖厂房,我可以帮你们跟村里申请块地,就在村东头那片空地,离公路近,方便运货。”
“那可太谢谢您了!”程野激动地说,“等创业大赛的事儿有眉目了,我们就琢磨盖厂房的事。”
吃完饭,老周拿着材料走了,说帮他们看看还有啥要改的。程野和晚星则去了作坊,跟张叔和婶子们说盖厂房的事儿。婶子们一听,都高兴得不行,穿花布衫的李婶说:“盖新厂房好啊!现在这作坊夏天热冬天冷,新厂房肯定又宽敞又亮堂!”
张叔也说:“是啊!到时候再添点机器,咱们编稻草也能省点劲,效率更高!”
程野笑着说:“等新厂房盖好了,就给大家涨工资,再整个休息室,累了就能歇会儿。”
婶子们一听,干劲更足了,手里的篾条编得飞快,嘴里的小调也唱得更响了。
下午的时候,快递车终于都装完货走了。刘芳把当天的账对完,跟程野汇报:“程老板,今天一共接了两百三十个端午摆件订单,十套迷你农具样品单,还有邻村订的两百把锄头,总共有三千多块钱的收入。”
程野点点头:“不错!你把账本收好,明天跟晚星一起去镇上,顺便把创业大赛的材料交了。”
刘芳应了声:“好嘞!”
红霞和翠兰也把打包的活儿干完了,红霞说:“程老板,明天我们早点来,多打包点,省得下午忙不过来。”
程野笑着说:“不用来太早,八点上班就行,别累着。”
等工人们都下班了,程野和晚星留在作坊里,整理当天的订单和材料。晚星拿出创业大赛的材料,在后面加了村民就业的情况:“你看,现在咱们一共雇了十八个人,其中十五个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三个是返乡青年,平均每个人每个月能赚一千二到一千五,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程野凑过去看了看:“写得挺好!这样一来,材料就更全了。对了,后天记者来采访,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把作坊的产品都摆出来,再让婶子们演示下编稻草的过程。”
晚星点点头:“我明天去镇上买些红绸子,把作坊装饰下,显得喜庆点。再跟小芳妈妈说,后天中午多做几个菜,留记者吃饭。”
“嗯!”程野伸了个懒腰,“忙活了一天,可真累。不过一想到要盖新厂房,要参加创业大赛,还有这么多订单,就觉得浑身是劲。”
晚星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我也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担心咱们做迷你农具卖不出去,没想到现在生意这么好,还能跟玩具厂合作,甚至能参加创业大赛。”
“这都是咱们一步步干出来的。”程野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还会更好——盖新厂房,招更多人,把咱们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卖到外地去!”
晚星眼睛亮晶晶的:“嗯!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做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里的细水流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时光里的细水流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