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之眼”实验室的隔离分析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从“黑鸟”小队冒死带回的几块暗蓝色硅基结晶碎片,被放置在特制的防辐射和电磁屏蔽样品台上,连接着数十条粗细不一的传感线路。陈涛和他的团队,以及被特批参与核心分析的陆沉,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环绕四周的巨大屏幕,上面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和不断构建的三维结构模型。
样本的分析结果,既带来了突破,也带来了更深的困惑。
“结构确认,与107仓库服务器上发现的结晶同源,但纯度更高,信息密度至少是前者的百倍以上!”一名研究员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我们成功剥离出了几段相对完整的信息结构!”
屏幕上,几段由复杂几何符号和能量流动轨迹构成的“代码”被高亮显示。
“破译工作极其困难,其加密方式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密码体系,更像是一种……基于物理定律和量子态的逻辑锁。”陈涛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不过,结合之前破译的零碎信息和陆工提供的能量感知数据,我们勉强解读出了一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
屏幕上列出了几个被反复标注的符号组合,旁边是推测的释义:
【净化序列】
【适应性进化模板(生物/机械)】
【节点权限:次级(中亚-7号)】
【上行链路:待同步(状态:中断)】
【核心指令源:不可解析】
“‘净化序列’……这听起来可不太妙。”赵毅站在观察窗外,通过通讯器沉声道。这个词所蕴含的冰冷意味,让所有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
“还有这个‘适应性进化模板’,分生物和机械……”陆沉盯着那几个字眼,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这解释了为什么寄生兽既能感染血肉,又能侵蚀机械。它们掌握着某种……可以针对不同载体进行优化的‘进化蓝图’。”
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来自于对样本内部残留的、极其微弱的背景信号的分析。在动用实验室最敏感的引力波探测阵列进行长时间监听后,他们捕捉到了一种极其规律、但强度低到几乎湮没在宇宙背景噪音中的周期性信号脉冲。这种脉冲并非电磁波,而是时空本身的细微涟漪。
信号的模式非常奇特,并非自然天体(如脉冲星)所能产生,其复杂度和规律性都指向智能源头。
“信号源方向……无法精确定位!”负责信号分析的研究员报告,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它似乎……来自整个银河系背景?或者说,是均匀地来自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各个方向?这……这不符合物理规律!”
除非……信号的源头,其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够利用或模拟宇宙本身结构进行超距通信的程度?这个推测太过骇人听闻,以至于没人敢轻易说出口。
与此同时,“捕蛛人”小组对那只金属蜘蛛残骸的分析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残骸的技术水平令所有专家咋舌。其外壳是一种未知的、兼具超强韧性和电磁隐形的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结构高度集成,找不到任何螺丝或焊接点,仿佛整体打印成型;动力核心是一个微型的、已经熔毁的冷聚变装置;而其传感器和处理器则完全硅基化,结构与寄生兽的硅基神经节点有相似之处,但更加精密和高效,更像是一种……人造的、高度优化的硅基大脑。
最关键的是,在残骸熔毁的存储单元中,技术小组恢复出了一小段残缺的指令日志。日志使用的编码方式,与之前试图入侵军区网络的异常数据包,以及陈涛捕捉到的、试图与节点重同步的背景信号,存在高度相似性!
“可以确定,这三者属于同一种技术体系,或者说,同一个源头。”陈涛得出了最终结论,“这只蜘蛛装置,是一个高度先进的侦察单位,其任务是收集情报,并可能尝试建立隐蔽的数据连接。它和寄生兽网络,服务于同一个‘主人’。”
陆沉的推测被证实了。敌人并非盲目的天灾,而是有着明确目的、高度智能和可怕科技实力的文明入侵者。寄生兽只是它们用于“净化”和“改造”星球的工具,而像蜘蛛装置这样的纯机械单位,则执行着更精细的任务。
“它们到底想干什么?”一位参与分析的老教授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茫然和恐惧,“如此大费周章,投放生物武器,渗透机械网络,甚至可能来自遥远星海……地球,或者说人类文明,有什么值得它们如此‘兴师动众’的?”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转来一份来自最高指挥部的紧急通报。通报称,通过多个尚存的太空观测站和深空监听网络(在强干扰下艰难维持运行)的数据交叉验证,确认在过去72小时内,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附近,检测到多次无法解释的、微弱的空间引力畸变信号,其模式特征,与“烛龙之眼”实验室捕捉到的宇宙背景脉冲信号,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请大家收藏:(m.2yq.org)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