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那边则专注于电子系统的调试。她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在平板上飞快滑动,屏幕上跳动的代码一行行闪过。之前通道里的爆炸冲击让传感器出现了偏差,雷达显示的障碍物位置较实际存在误差,热成像仪也有部分区域模糊。她耐心地校准着每一个参数,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车顶的无人机天线,确保信号连接稳定。同时,她还在优化能源分配方案——把车内非必要的系统全关了,部分照明换成低功耗的应急灯,连早已不用的娱乐终端也彻底切断电源,将所有冗余电力都优先供给动力系统和侦察设备。
“我们现在更需要一双亮堂的‘眼睛’,而不是舒服的环境。”她一边调试一边解释,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万一在公路上遇到‘剥皮者’的车队,早一秒发现他们,就能多一分准备时间。”
清点物资的工作同样细致,却也透着压抑。压缩饼干和肉干被倒在干净的防水布上,艾莉用小刀将每块饼干都切成均匀的小块,精确到每人每天的份额;弹药被按类型分开,冲锋枪弹匣摆在左边,突击步枪弹匣放在右边,手枪子弹则装进贴身的皮套里,确保紧急时刻能随手摸到;医疗包被打开仔细查看,所剩无几的消炎药和止痛针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包装上的标签都被抹平,方便快速辨认——每一个数字都在提醒他们,资源已经到了极限,这次行程没有容错率。
整个过程中,零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身上裹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薄毯。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发呆,而是看着林凡和艾莉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们为每一个细节反复确认、争论,再达成共识。黑色的眼眸里不再是空洞或迷茫,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专注,仿佛在学习这种属于“普通人”的生存方式——依靠智慧和协作,在绝境里寻找生机。
当林凡揉着依旧酸痛的左肩,目光落在被卸下放在角落的伊甸外骨骼上时,零忽然轻声开口:“兄长。”
林凡立刻转过头。
零的视线停在外骨骼残破的左臂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毯子上划动着——那轨迹很奇怪,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图案,更像是某种复杂的电路图谱。“那个‘手臂’……”她似乎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词,语气有些生涩,“它的‘脉络’断了,但‘核心’还在睡觉。”
林凡愣了一下,没完全明白:“核心?你是说外骨骼的动力核心?”
零点了点头,眼神里透出一种与她虚弱身体不符的洞察力,像能看穿金属外壳下的本质:“伊甸造的东西,都有‘核心’——是能量的源头。它没坏,只是暂时睡着了。”她抬起眼看向林凡,黑沉沉的眸子里映着应急灯的光,“到了‘灯塔’那里……也许有办法叫醒它。或者,找别的‘脉络’接上去。”
这话像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林凡的思路。他猛地反应过来——零说的“脉络”,应该就是外骨骼的液压管路和机械结构,而“核心”,就是那个他一直以为已经报废的动力核心!如果能在中继站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材料,或者利用零提到的“普罗米修斯”技术,说不定真的能修复这套外骨骼,甚至用另一种方式重构它!
这不仅仅意味着能恢复一件强大的装备,更藏着另一个希望——零或许掌握着更深层次的伊甸科技知识。这个发现像颗种子,悄悄在林凡心里扎了根,也为锈城之行添了另一层意义:他们不仅要找“方舟”的线索,或许还能找到修复自身、强化实力的办法。
“我明白了。”林凡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惊喜悄悄压在心底,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等我们到了中继站,再想办法处理。”
所有准备工作都在压抑而高效的节奏里完成。路线已经录入导航系统,车辆经过紧急维护能勉强支撑,物资也按天数分装完毕,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林凡最后检查了一遍“铁堡垒”的操控界面,仪表盘上的参数依旧算不上好看——能源条停在23%的红色区域,油压也有些偏低,但至少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他握住方向盘,掌心能感受到车体传来的轻微震动,熟悉又安心。这辆车早已不是单纯的“铁棺材”,而是承载着三个人希望与疑问的方舟,尽管它此刻还很脆弱,却足够坚定。
“都准备好了吗?”他的声音在车厢里响起,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打破了最后的沉寂。
艾莉最后确认了一遍平板上的导航路线,将无人机的起飞坐标设好,点了点头:“导航系统就绪,无人机已待命,随时可以起飞侦察。”
零将毯子又裹紧了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投向车窗外那片灰暗的荒原。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却像是给了所有人一颗定心丸——那个曾经需要被保护的“活体钥匙”,此刻也成了这支小队的一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那么,”林凡挂上档位,右手轻轻推下油门,“铁堡垒”的引擎立刻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像沉睡的巨兽苏醒,瞬间打破了厂房的死寂,“我们出发。”
庞大的车体缓缓驶出废弃厂房的阴影,重新暴露在废土铅灰色的天光下。车轮碾过焦黑的土地,卷起细碎的尘土,在身后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如同在荒原上写下的誓言。它坚定地朝着西北偏北的方向驶去——朝着锈城,朝着那个沉睡的中继站,朝着所有答案与危险交织的未知之地,开启了新的航向。
喜欢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