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客带来的木盒,像一块寒冰,熨帖在我掌心,那冰冷的触感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毒刺,直透心底。盒子里那缕属于我自己的头发,此刻看起来如此陌生而诡异,仿佛不再是身体的一部分,而是某个邪恶仪式的媒介。
“影子不止一个……而且已经混进来了……”
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打着我的神经。混进来了?混进了哪里?我的铺子周围?我的生活圈?还是……已经接近到了我无法察觉的地步?
张海客的出现和他带来的信息,非但没有解惑,反而将原本就浑浊的水搅得更深。张家人一向神秘莫测,他们的立场也暧昧不清。小哥是例外,但其他的张家人,比如这个张海客,是敌是友难以判断。他送来头发并发出警告,是善意提醒?还是某种更复杂的算计?甚至……他本人,是否就是“影子”之一,前来扰乱我的心神?
疑心病像藤蔓一样疯狂滋生,缠绕着我的理智。我站在客厅中央,感觉四周熟悉的景物都蒙上了一层可疑的阴影。王盟端茶进来时习惯性先吹吹气的动作,窗外路过的邻居打招呼时略显夸张的笑容,甚至楼下街道上传来的小贩叫卖声,都让我觉得异常刺耳,仿佛背后隐藏着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这种状态下,我无法正常思考,更别提去应对潜在的威胁。我必须冷静下来。
我强迫自己走进书房,反锁上门,将那个令人不安的木盒放在桌子角落。然后,我开始深呼吸,试图将纷乱的思绪理顺。
首先,假设张海客的警告是真的。那么,“影子”已经渗透。它们的目的是什么?模仿我或者我身边的人,是为了获取信任?窃取情报?还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或者,像内蒙古那个影傀一样,为了将我们引入某个陷阱?
其次,张海客及其背后的张家人,在这件事中处于什么位置?他们似乎知道“影子”的存在,甚至可能与之对抗。但他们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我,而不是直接介入,说明他们也有所顾忌,或者另有图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该如何分辨“影子”?
影傀能够完美模仿外形和声音,甚至部分记忆(根据三叔手稿推测),但缺乏真正的灵魂和情感。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在细微的情绪反应、下意识的习惯、或者面对特定刺激时的本能选择上,与本体存在差异。
但这太难了!尤其是对身边熟悉的人,一点细微的异常,也可能被解释为心情不好、身体不适等正常原因。除非出现重大破绽,否则几乎无法察觉。
而且,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看谁都可疑。这种状态本身就会瓦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内耗,这或许正是“影子”或者说幕后黑手希望看到的。
我不能自乱阵脚。
当前最重要的,是确定一个绝对可信的核心圈子。胖子远在北京,暂时安全。解雨臣和黑瞎子行踪不定,难以联系也难以被模仿。那么,在我身边,最需要确认的,就是王盟。
王盟跟了我这么多年,性格憨直,没什么心机,几乎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但如果连他都可能是“影子”……我不敢想下去。
我需要一个测试,一个只有我和真正的王盟才知道的、关乎本能反应或深层记忆的测试。
我思考良久,想到了一个办法。那是我和王盟刚认识不久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只有我们两个在场,而且涉及到他一个不太为人知的、关于儿时食物的特殊偏好。这件事很琐碎,几乎不可能被外人查知,而且与当前局势毫无关联,不会打草惊蛇。
我定了定神,打开书房门,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前堂。王盟正在整理货架,看到我,笑着问:“老板,研究得怎么样了?饿不饿?我去买点生煎?”
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憨厚,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异常。
我走到他身边,随意地拿起一个货架上的仿古镇纸把玩着,状似不经意地开口:“王盟,突然有点想吃你老家那种……用艾草汁混着糯米粉做的青团了,记得你说过,你小时候最喜欢偷吃还没上蒸笼的生粉团子,觉得那样最香。”
我说这话的时候,眼角余光紧紧锁定着王盟的脸,观察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王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极其诧异和一点点不好意思的表情,挠了挠头:“老板,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糗事了……是啊,那时候馋嘛,我娘总说我不讲卫生……不过现在可不敢吃生粉了,哈哈。”
他的反应非常自然,那种被突然提及童年趣事的诧异、羞涩、以及随之而来的怀念,眼神里流露出的情感真切而温暖,不像伪装。尤其是那种“糗事”被揭穿的细微尴尬,是影傀那种空洞的存在难以模仿的。
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至少,眼前的王盟,大概率是本人。
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风险。影子可能模仿的是我接触到的其他人,比如偶尔来往的供应商、邻居、甚至是不起眼的快递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笔记:青铜门后的终极请大家收藏:(m.2yq.org)盗墓笔记:青铜门后的终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