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的烽火并未因朝廷大军的到来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数份染血的八百里加急接连送入京城,带来了令人心惊的消息——
官军几度与倭寇海盗接战,非但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反而损兵折将,数位中级将领阵亡,士气受挫,倭寇气焰愈发嚣张!
坏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朝野蔓延,原本被皇帝强行压下的求和之声,再次甚嚣尘上。
养心殿内,气氛比东南的战报更加压抑。
皇帝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下方,主和派的官员们正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陛下!倭寇飘忽不定,据岛而守,我军劳师远征,水土不服,补给艰难,实乃兵家大忌啊!”
“是啊,陛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疲敝。不若暂且招抚,令其称臣纳贡,换取沿海安宁,待国力恢复,再图后计……”
“阵亡将士英魂不远,实不忍再见更多将士血染沙场,请陛下三思!”
主战派将领虽极力反驳,但在接连失利的现实面前,言语也显得苍白无力。
皇帝听着下方的争吵,指节因用力握着扶手而泛白。
他深知,一旦此时退缩,不仅前功尽弃,朝廷威严扫地,沿海百姓将永无宁日,更会助长那些隐藏在暗处、与倭寇勾结的宵小之辈的气焰!
可战事不利,确是事实,强撑下去,后果难料……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焦灼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
就在朝堂为和战之争纷扰不休之时,远在东南沿海一处偏僻渔村的隐秘据点内,代号“金陵客”的贾琏,正面临着他潜伏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冒险,也可能是一次最大的转机。
夜色深沉,海风带着咸腥和寒意。
贾琏在一名疍家老舵工的引领下,乘着一叶小舟,悄无声息地驶离海岸,向着漆黑的外海划去。
他要去见的,是那支曾在金陵暗中相助、身份成谜的海上力量的首领。
小舟在波涛中起伏,约莫行驶了一个时辰,前方黑暗中隐约出现了一艘中等大小的海船轮廓,船上没有悬挂任何旗帜,如同幽灵般静静漂浮。
靠近后,老舵工发出几声古怪的鸟鸣,对面船上也回应了几声,小舟才得以靠拢。
贾琏被引上大船,进入一间狭小却干燥的舱室。
里面等着他的,是一位皮肤黝黑、面容饱经风霜、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汉子,他穿着与普通渔民无异的粗布短打,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便是那支神秘力量的首领,人称“龙爷”,据传是前朝抗清遗民的后裔,率领着一批不愿受官府管辖的疍家人,在海上讨生活,亦正亦邪。
“龙爷,久仰。”
贾琏拱手,用的是江湖切口。
龙爷打量了他几眼,声音沙哑:“‘金陵客’?你胆子不小,敢独自来见我。”
“情势所迫,不得不来。”
贾琏开门见山,“东南战事不利,朝廷震动。我想知道,龙爷可曾发现,那伙倭寇海盗背后,是否另有支撑?他们的兵甲火器,从何而来?”
龙爷盯着他,沉默片刻,忽然冷笑道:“你们陆上的人,争权夺利也就罢了,如今竟将手伸到了海上,引狼入室,真是好大的本事!”
贾琏心中一动:“龙爷何出此言?”
“哼!”龙爷冷哼一声,“你以为那些倭寇为何能屡次精准避开官军围剿?为何装备如此精良?因为他们背后,有‘大人物’在海外提供了巢穴和给养!”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道,“往东,约三日海程,有一片朝廷海图未曾标注的群岛,其中最大一岛,如今正在秘密扩建港口,修建营房,岛上不仅有操练水师之声,更有……大量来自弗朗机人的火炮火铳在装卸囤积!而往来运输物资、与倭寇联系的船只,皆挂着一面特殊的青龙旗!”
“青龙旗?!”贾琏瞳孔骤缩!
那是北静王私下里惯用的标识!
北静王……他竟敢在海外私练水师,囤积火器?!
贾琏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这已不仅仅是通敌资寇,这是妥妥的谋逆大罪!
他是在为自己日后起事,准备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消息我告诉你了,信不信由你。”
龙爷语气淡漠,“我只希望这海上的生意,还能做得下去。若陆上真乱了套,我们这些海上飘零的人,也没好日子过。”
贾琏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郑重拱手:
“多谢龙爷!此恩,贾……‘金陵客’铭记于心!”
他必须立刻将这天大的消息传回京城!
……
京城,荣国府内,虽深处内陆,却也感受到了来自东南的紧张气息。
接连的败绩传来,让园中姐妹们也忧心忡忡。
潇湘馆内,黛玉放下手中的笔,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面前摊开的,正是她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古今应对策》手稿。
东南战事不利,让她将目光投向了以往较少涉足的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