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内银装素裹,几株老梅虬枝缀玉,暗香浮动,给这寂静园景添了几分鲜活气。
栊翠庵的暖阁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地龙烧得暖融,姐妹们围坐在一张大案旁,案上摊着笔墨纸砚,并一些面粉、饴糖、麻油等物,正为下一期《海棠新刊》的内容聚在一处商议。
“老祖宗前日念叨的那物事,叫什么‘压缩饼干’的,可真真难为死个人了。”
史湘云拿着一支笔,抵着下巴,眉头微蹙,声音清脆如碎玉,“只说极顶饿,小小一块能抵半日干粮,最是适合行军、远行,可这究竟是如何‘压缩’法?用料、做法,一概不知,只凭一个名儿,倒比那无米之炊还难!”
她今日穿着件半新的杏子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显得娇俏灵动。
坐在她旁边的薛宝钗闻言,放下手中正在核对的香草种植笔记,温声道:“老祖宗见识广博,既特意提起,必有深意。”
“我琢磨着,这‘压缩’二字,关键在一个‘紧实’上。寻常干粮,蓬松多孔,占地方又不耐储存。”
“若能将其做得极致密实,去尽水分,体积自然缩小,同等重量下,自然更能抗饿。”
林黛玉正校对着一篇迎春新写的关于“干姜”药食同源的文章,此时也抬起头,接口道:
“宝姐姐说得在理。我看,不仅要紧实,味道也得过得去,否则将士们难以下咽,也是枉然。还需得耐存放,经得起旅途颠簸,潮气侵袭。”
她心思细腻,一下子点出了几个要害。
负责园内事务的贾探春目光灼灼,显然对此极感兴趣:“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若真能试制出来,于前线将士、远行商旅都是大功德。”
“咱们不妨就按这个思路试上一试。用料嘛,面粉是基础,饴糖可增甜提供气力,麻油能增香防腐,或许还可加些炒熟的豆粉、碾碎的核桃仁,既增营养,也丰富口感。”
“三丫头想得周到,”宝钗点头赞同,“只是这‘压缩’的工艺,却需好生琢磨。单靠揉捏,怕是难达到老祖宗说的那般效果。”
一直安静听着众人讨论的迎春,忽然小声插言:“我……我翻看医书,见古人制作丸药,有‘水泛为丸’、‘蜜炼为膏’之法,皆是为了浓缩药性。或许……或许可以借鉴?”
“二姐姐这话提醒了我!”探春眼前一亮,“我们可以尝试将炒熟的面粉、豆粉与融化的饴糖、麻油充分混合,趁热用力夯实在模子里,再用重物长时间压制,逼出其内残留的水气,使其结成硬块。只是这力度、火候,需反复试验才成。”
湘云听得兴致勃勃,摩拳擦掌:“这个好玩!比写诗对对子有意思多了!咱们这就动手试试?我先来和面!”说着便要挽袖子。
黛玉忙用帕子掩嘴笑道:“快拉住她!你这‘烧糊了卷子’的手艺,还是先在一旁记录用料分量和步骤罢,这等精细活计,交给宝姐姐和三妹妹更稳妥些。”
众人皆笑,湘云也不恼,嘻嘻一笑:“那我便做这监工,专司品尝之责!”
一时暖阁内笑语盈盈,充满了钻研实务的活力。
正说笑间,忽听得外面小丫头子报:“卫家姑娘来了。”
帘栊一响,卫清徽带着一身清冽寒气走了进来,解下石青刻丝灰鼠斗篷,露出里面鹅黄绫棉袄,先与众人团团见了礼。
她目光落到湘云身上,走过去挨着她坐下,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素锦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云妹妹,”清徽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郑重,“哥哥他……前日已动身南下了。临行前,他让我务必把这个,亲手交到你手上。”
湘云的心没来由地一跳,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伸手接过那素锦包。
入手沉甸甸,硬邦邦,棱角分明。
她小心翼翼地揭开层层锦缎,露出里面的物事——竟是一只金麒麟!
比她自己佩戴的那只雌麒麟体态更大,造型更显矫健威猛,金身璀璨,雕工古朴,爪牙清晰,眼神凛然,一望便知是男子随身之物,年代似也更为久远。
麒麟下面,压着一封书信。
湘云屏住呼吸,拿起那只雄金麒麟,冰凉的金属触感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一直烫到她心里去。
她将自己的雌麒麟从荷包里取出,两相对比,一雄一雌,一大一小,威武与灵秀相映成趣,仿佛天生就该成对出现。
她放下麒麟,展开信笺。
卫若兰的字迹依旧挺拔如枪,言辞却更为直白恳切:
“湘云妹妹尊前:旌旗在望,鼓角催征。男儿以身许国,此去海疆,生死难料,然心中唯一牵挂,便是妹妹。”
“此麒麟乃我卫家祖传之物,自小便随我身畔,见证卫氏忠烈,亦承载我平生志气。今以此雄麟为聘,寄我一片赤诚。”
“若苍天见怜,若兰得以荡平寇氛,奏凯还朝,必三媒六聘,迎妹妹入门,此生不负。”
“倘若……马革裹尸,亦盼妹妹善自珍重,另觅良缘,勿以为念。麒麟成对,我心唯一。若兰手书,百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