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一个更具体、更震撼人心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在桃源村乃至周边区域彻底炸开了锅——粮食的亩产数额,经过王老伯和几个老农带着杆秤和算盘,反复丈量土地、称量谷物,最终被核算了出来。
当王老伯颤抖着声音,在打谷场那堆积如山的粮垛前,当着全村人的面,报出那个数字时,整个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连风都停止了流动。
“……平均下来,咱们村的水田,亩产稻谷,达到了四石三斗!旱地麦子,亩产也有三石八斗!” 王老伯的声音带着哭腔,又带着难以言喻的狂喜,几乎破音。
四石三斗!三石八斗!
这两个数字,如同惊雷,在每一个村民耳边炸响。他们大多是世代耕作的农民,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周边村落最好的水田,亩产稻谷能到两石五斗已是顶天,旱地麦子能有两石便值得烧高香了!而桃源村,这个刚刚开垦不过一年的荒地,产量竟几乎翻了一番?!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狂喜和不敢置信的惊呼!
“多、多少?四石三斗?!老天爷!我不是在做梦吧?!”
“掐我一把!快掐我一把!三石八斗的麦子?这……这怎么可能!”
“是真的!杆秤称的!算盘打的!错不了!咱们真的收了这么多粮食!”
人们围着那巨大的粮垛,激动地抚摸着金灿灿的谷粒麦粒,有的甚至直接跪倒在地,抓起一把粮食贴在心口,热泪纵横。这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奇迹!是汗水浇灌出的最甜美的果实!
“是水车!没有苏工的水车,哪能浇灌得这么透!”
“是肥!苏姑娘教的沤肥法子,还有那黑油油的土!”
“还有这种子!这种子肯定不一般!你看苏工家那块田,产量怕是还要高出一截!”
村民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将目光投向了苏家,投向了苏工、赵梅和苏甜,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近乎崇拜的信服。他们或许不完全理解那些“病菌”、“消毒”或者精密的机械原理,但这实实在在、远超常理的产量,让他们彻底明白了苏家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是活命的根本,是繁荣的希望!
王老伯老泪纵横,走到苏工面前,竟是要躬身下拜:“苏工!梅娘子!甜妞!你们……你们是咱们桃源村的再生父母啊!没有你们,咱们别说丰收,就是活命都难!这哪是种地,这简直是点石成金啊!”
苏工连忙扶住他,沉稳的脸上也难掩激动:“王伯言重了!是大家齐心,天道酬勤!”
赵梅也眼圈发红,看着满场欢腾的村民,看着那足以让所有人度过寒冬、甚至还有大量富余的粮食,声音哽咽:“真好……真好……大家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苏锐咧着嘴,用力拍了拍身边一个汉子的肩膀,声音洪亮:“怎么样?我就说跟着我爹和我妹妹干,准没错吧!以后咱们桃源村,就是这方圆百里最富庶的村子!”
苏文站在一旁,看着这震撼人心的场景,轻声对身边的苏甜说:“姐,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良种、水利、肥力,三者合一,方能创造如此奇迹。桃源之名,今日方算真正坐实。”
苏甜微微点头,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她看着空间中那些剩余的良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周边村落。起初是怀疑,是难以置信,但当有人偷偷跑来,亲眼看到桃源村那巨大的粮垛,听到那确凿的亩产数字后,怀疑变成了震惊,震惊变成了难以抑制的羡慕,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妒忌。
“桃源村……那是得了神仙庇佑了吧?”
“听说他们有个女神医,还有个会造神器的工匠……”
“要是咱们也能……”
桃源村惊人的亩产,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吸引了周围的目光,也彻底奠定了它“世外桃源”的地位。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2yq.org)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