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汤的鲜味儿还在嗓子眼儿里打着转,赵卫国的心思就又活泛开了。持证狩猎的头一炮打得响亮,不仅让家里人开了荤、补了身子,更关键的是在屯里立住了“能耐人”的名头,连带着去张小梅家送汤,她娘那张常年阴着的脸,也难得地见了点晴。
可赵卫国心里清楚,光指着打飞龙这种靠运气的事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还得琢磨点更稳妥的进项。
这天,他又带着铁柱和黑豹进了山,目标是之前下套子的那片矮山梁子,看看有没有不开眼的狍子、野兔撞上。七月的日头毒得很,林子里闷得像蒸笼,走不多会儿就一身透汗。
“卫国,歇会儿吧,嗓子眼儿都冒烟了!”铁柱扯着衣领呼哧带喘,一屁股坐在一棵大椴树底下,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凉白开。
赵卫国也热得够呛,抹了把脸上的汗,刚要在铁柱旁边坐下,耳朵里却捕捉到一阵不同寻常的“嗡嗡”声。那声音密集而持续,不像寻常野蜂漫无目的的飞舞。他心头一动,抬头循着声音望去。
声音来自他们头顶这棵大椴树的树冠深处。枝叶茂密,一时看不清究竟。他示意铁柱别出声,自己则绕着大树,换了好几个角度,眯着眼仔细打量。
终于,在一处离地约莫三四丈高的粗壮树杈背面,他看到了!一个灰褐色、足有半人多高的大家伙,像个倒挂的莲蓬,紧紧附着在树干上。无数金黄色的蜜蜂正围绕着它忙碌地飞进飞出,那密集的嗡嗡声正是由此而来!
“我滴个乖乖!好大一个葫芦包(野蜂巢)!”铁柱也看见了,惊得张大了嘴巴,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脖子。这玩意儿可不好惹,被蜇一下能肿起老大一个包,要是被群起而攻之,能把人蜇出个好歹。
赵卫国眼里却放出了光!野蜂巢!这里面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蜂蜜!这年头,白糖金贵,蜂蜜更是稀罕物,供销社里偶尔来一点,那都是抢手货,价格不菲!这玩意儿不比飞龙,只要找到蜂巢,取蜜的法子得当,就是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
“咋样?卫国,咱…咱搞它?”铁柱既害怕又兴奋,搓着手问道。他知道赵卫国主意多。
“搞!必须搞!”赵卫国斩钉截铁,“不过不能硬来,得用脑子。”
他仔细观察着蜂巢的位置和周围环境,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前世零星看过的野外知识和屯里老辈人传下来的土法子。硬捅肯定不行,那等于捅了马蜂窝(字面意思),得智取。
“铁柱,你去附近找点半干不湿的艾蒿、青草,越多越好!要带点烟的那种。”赵卫国吩咐道。
“好嘞!”铁柱虽然不明白要干啥,但对赵卫国是言听计从,立马钻进了旁边的灌木丛。
赵卫国自己也没闲着,他拔出别在腰后的柴刀,砍了几根柔韧的细藤条,又找了些宽大的树叶。他打算做一个简易的“火把”和接蜜的容器。
铁柱很快抱回来一大捆艾蒿和湿草。赵卫国把艾蒿捆扎结实,一端留出引火的干草,做成一个巨大的火把状。他又用宽大的树叶叠成一个漏斗形的容器,用细藤条固定好。
准备就绪,赵卫国深吸一口气,对铁柱说:“你带着黑豹退远点,找个上风头躲着,捂住口鼻。等我信号。”
铁柱赶紧拉着不情愿的黑豹躲到十几米外的一块大石头后面。
赵卫国选择了一个风向稳定的时机,他站在下风处,用火柴点燃了火把前端的干草。刚开始火苗不大,他小心地吹着气,让火苗引燃后面半干不湿的艾蒿和青草。很快,浓密的、带着特殊气味的白烟升腾起来。
他举着这个冒浓烟的火把,慢慢靠近椴树。烟气随风向上飘散,渐渐笼罩了树冠处的蜂巢。原本井然有序的蜂群顿时一阵骚动!蜜蜂对烟雾极其敏感和厌恶,在浓烟的熏呛下,它们失去了攻击性,开始慌乱地四处乱窜,不少蜜蜂被迫离开巢穴,向远处飞逃。
赵卫国耐心地举着火把,确保烟雾持续地熏着蜂巢。约莫过了十来分钟,蜂巢周围的飞蜂明显少了一大半,只剩下一些行动迟缓的或在巢内守护的。
时机到了!
他迅速熄灭火把,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件旧衣服蒙在头上,只露出眼睛,又把袖口、裤脚都用布条扎紧。然后,他像只灵巧的猴子,蹭蹭几下就爬上了那棵大椴树。黑豹在下面不安地低吠着,被铁柱死死按住。
爬到蜂巢附近,那股甜腻诱人的蜂蜜气息更加浓郁了。赵卫国稳住身形,掏出柴刀,看准蜂巢边缘蜂蜜最充盈、子脾较少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割了下去。
蜂蜡和蜂蜜粘连着,发出轻微的“嗤嗤”声。巢内的蜜蜂感受到震动,又有几只试图飞出来攻击,但数量太少,对他这“全副武装”的造型构不成威胁。他动作又快又稳,迅速割下了一大块沉甸甸、金黄油亮、还在缓缓滴着蜜的蜂巢,估计得有四五斤重。
他没有贪心,只取了这一角。赶尽杀绝不是他的作风,留下大部分巢脾和蜂王,这群蜜蜂还能继续生存繁衍,以后说不定还能再来取蜜。这才是长久之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82:狩猎兴家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回1982:狩猎兴家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