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萧菱屏息凝神,她深知根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获得《玄心种道诀》这般直指大道的功法后,更是需要一个足够坚实宽广的“心田”来承载。
她决定首先尝试玉简中的护道篇,梳理出一种用于初步整合、纯化自身灵力的秘术——《五炁归元引》。
此术并非《玄心种道诀》的核心,却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旨在调和五行,融汇灵根之力,为后续凝练能包容万法的“道种”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内视己身,那丹田气海中的五色灵根熠熠生辉,金、绿、蓝、红、棕五色光芒各自纯粹,却隐隐有种各自为政、未能浑然一体之感,为靠花蕊一抹混沌之色融合。
以往修炼,多是依次引导不同属性的灵气,分而治之。而《五炁归元引》的要义在于“归元”与“同引”。
萧菱双手在身前结出一个复杂而古朴的法印,神魂之力高度集中,依照法诀所述,同时观想五行本源——锋锐之金、生机之木、柔韧之水、炽烈之火、厚重之土。这不是简单的想象,而是以自身五色灵根为引,以神念为桥,试图同时沟通、并牵引天地间五种不同属性的灵气。
初时极其艰难。她的神识如同要被分成五股,分别去捕捉、适应五种特性迥异的能量波动。心神消耗巨大,额角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五行灵气被引动,却在她周身显得有些紊乱,彼此之间隐隐产生排斥,如同五条颜色各异的小蛇,互相警惕,难以共存。
“意守丹田,灵根为枢,五行轮转,相生为序!”
默念法诀,稳住心神,不再试图强行压制或融合,而是引导。以自身五色灵根为协调的核心,神念引导之下,率先令代表“水”的蓝色灵光微微亮起,以其柔韧之性,去滋养、促进代表“木”的绿色灵光(水生木);木之生机壮大,转而催动“火”之炽烈(木生火);火势升腾,煅烧提炼,化生“土”之精华(火生土);土性厚重,凝聚蕴藏,滋生“金”之锋锐(土生金);最终,金气敛藏,复又生“水”之润下(金生水)。
一个微小而脆弱的五行相生循环,在她丹田之内,以五色灵根为节点,首次被艰难地构建起来!
就在循环成型的刹那,萧菱浑身一震。周身那些原本有些紊乱的五色灵气光点,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不再相互排斥,而是如同百川归海般,被那初生的循环所吸引,迅速涌入体内。灵气入体后,并非直接归于各自属性的灵根,而是先融入这个微小的循环之中,经过一轮五行相生的流转、纯化,剥离了不少以往难以察觉的杂质,最终化作一股更为精纯、浑然一体、呈现出淡淡混沌色泽的灵力,这才缓缓汇入丹田,滋养着五色灵根与整个气海。
这个过程,比单一属性修炼要缓慢数倍,对心神的消耗更是巨大。仅仅运行了一个小周天,萧菱便感觉神魂有些疲惫,但她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经过这《五炁归元引》初步淬炼后的灵力,虽然总量增加不多,但品质更高,更加凝练,而且属性趋于平衡中和,少了许多以往的燥动与滞涩。更重要的是,五色灵根之间那种隐隐的隔阂感,似乎减弱了一分,彼此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紧密。
“果然有效!”
萧菱心中振奋。这《五炁归元引》就像一位最高明的工匠,正在将她这五块顶级的“材料”满寸灵根,以五行相生的法则,巧妙地锻造成一个更具潜力、更加和谐的整体。这不仅仅是在修炼灵力,更是在打磨她未来承载“道种”的器皿。
她散去法印,缓缓调息,恢复着消耗的心神。虽然只是初步尝试,距离真正的“五炁归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第一步的成功,无疑为她指明了方向,也让她对《玄心种道诀》的“融汇”理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体会。
“欲种非凡之道,先筑无穷之基。”
萧菱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这《五炁归元引》,便是她筑就无上道基的第一步,也是她迈向“融汇万法”之路的坚实开端。接下来的闭关,萧菱持之以恒地修行此法,直至五行灵力圆融无碍,为那惊世骇俗的“种道”做好万全的准备。
至于何时凝练“道种”?是于炼气期便冒险一搏,还是待筑基成功,根基更为雄厚之后?通过这次初悟,答案显而易见。
之前,萧菱诸多权衡利弊,思绪纷繁,最后果断决定“种道”之优期——炼气期。
炼气期是修行之始,灵力与神魂虽弱,却相对“纯净”,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于此阶段凝练道种,或能更深刻地烙印下自身对“道”最本初的理解与意志,与功法的“以心为圃”理念更为契合,未来成长潜力或许更大。
炼气期若道种成功凝练,便可与自身修为同步成长、蜕变。每一次小境界的提升,都是对道种的一次滋养与锤炼,使得“道”与“术”的结合更为紧密,根基也将更为独特与牢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在修真界创建:希尔顿请大家收藏:(m.2yq.org)在修真界创建:希尔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