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发会同意吗?他最恨账外账。”
“他知道区别。”陈默说,“这不是欠薪,是投资。他那本红皮账本里记着1983年林地复绿自筹三千六,那时候也是先干活,后补钱。只要账清,他不会拦。”
林晓崇拜点点头,继续写。
天色渐暗,风从山口吹下来,带着点凉意。陈默掏出手机,翻出赵铁柱的号码,按了拨通。
“明天上午九点,老槐树下,开个会。”他说,“咱们要自己动手,建自己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赵铁柱的声音传来:“我让施工队停工半天。”
“不用停工。”陈默说,“让他们来开会,也来干活。明天第一件事,挖东坡排水沟。”
“行。”赵铁柱应了,“我带鲁班尺。”
电话挂断。林晓棠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天。云层边缘被夕阳染成橙红,像烧了一半的纸。
“明天会来多少人。”她问。
“不知道。”陈默说,“但只要来一个,就能带第二个。”
她点点头,把钢笔插回口袋。远处,李二狗正往监视桩旁的公示栏贴新的缴费单,手里拿着一卷胶袋。
陈默看着那片土地,忽然说:“咱们不能等钱到了再动。得让钱,追着我们跑。”
林晓棠没说话,只是把写好的纸页折好,塞进白大褂口袋。她拍了拍口袋,确认没丢。
两人站在老槐树下,影子被拉得很长。水泥地上的温度正在下降,风卷起几张废纸,在脚边打转。
陈默打开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以工代赈试点方案——第一阶段:东坡排水工程,目标工时300,启动资金0,监督人:王德发,执行人:全体报名村民。 ”
他合上本子,夹在腋下。
林晓棠忽然说:“如果县里知道了,说我们擅自集资呢?”
“不是集资。”陈默说,“是出工。咱们没收一分钱,也没打一分借条。他们查账,只能查到工时记录。”
她看着他,眼神有点复杂。
“你早就想好了?”
“从昨天赵铁柱垫钱的那一刻。”他说,“他知道我们没钱,还愿意干。那就说明,有人比钱更信这个事。”
林晓棠没再问。她抬头看东坡,脚手架的影子斜斜地压在坡地上,像一道未完成的刻度。
陈默把手机放回口袋,说:“走吧,回去把方案打出来。”
他们转身朝村委会走。门没锁,陈默推了一下,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屋里灯还亮着,父亲的笔记本摊在桌上,封皮上的水渍只剩一道浅痕。林晓棠走过去,把她的泛黄笔记本放在旁边。
陈默打开电脑,屏幕亮起的光映在墙上。他新建文档,输入标题:“青山村自救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
林晓棠站他身后,看着光标在空白页上闪烁。
“写吧。”她说。
喜欢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2yq.org)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