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下狱,关宁军哗变东归,这个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几乎压垮了北京城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线。朝野上下,一片绝望。崇祯皇帝在乾清宫内暴怒、恐惧、继而陷入一种死寂般的茫然。他亲手拔除了自己倚仗的擎天之柱,却发现自己脚下已是万丈深渊。
城外的皇太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八旗大军攻势再起,集中力量猛攻永定门、左安门等防御相对薄弱的区域。城头守军士气低落,勋贵官僚或束手无策,或暗中准备后路,京营兵丁更是人心惶惶,逃亡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这大厦将倾之际,顺天府衙,再次成为了混乱漩涡中一个异常稳固的支点。
林宸深知,此刻任何慌乱都是致命的。他强行压下心中的冰冷与沉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断力。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秩序和后勤,而是将顺天府的力量,更深地介入到城防体系中。
“张典史!”
“卑职在!”
“你带一队人,持我令牌,上永定门协防!凡有畏战不前、动摇军心者,无论兵将,立斩以徇!告诉守城的弟兄们,陛下就在宫中看着,京城百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就在我等身后!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是!”张典史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领命而去。
“苏先生!”
“学生在!”
“立刻以顺天府名义,张榜安民!就言关宁军乃奉密旨东归阻截虏寇后路,袁督师亦是在宫中商议军机!城外虏骑已是强弩之末,各地勤王大军不日即至!再有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者,以通敌论处!”
“学生明白!”苏明远知道这是稳定人心的必要手段,哪怕只是谎言。
“另外,”林宸压低声音,“让我们的人,想办法接触满桂、黑云龙等仍在城外与虏血战的将领,告诉他们,朝廷倚重之心未变,望他们以国事为重,奋力杀敌!所需粮草器械,我顺天府想办法筹措接济!”
林宸心里清楚,满桂这些非关宁系统的将领,此刻是城外明军仅存的核心战力,必须稳住他们。同时,他也在利用顺天府的渠道,绕过已经有些失能的兵部体系,直接为前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他的这些举措,在混乱的局势下,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顺天府的衙役和临时组织的民壮,填补了部分城防的薄弱环节;安民告示暂时平息了市井的恐慌;而对满桂等部的暗中支持,也使得城外明军勉强维持住了战线,没有立刻崩溃。
崇祯皇帝在最初的绝望后,也得到了林宸一系列举措的汇报。在这众叛亲离、危如累卵的时刻,林宸表现出的忠诚、冷静和担当,如同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皇帝心中无边的黑暗。
“传旨……”崇祯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加封顺天府丞林宸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暂协理京营戎政,便宜行事!”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是正四品的宪职,虽然只是“协理”,但在这个非常时期,等于赋予了林宸参与甚至部分主导京城防务的权力!这是一份在危难中被迫给予的巨大信任!
接到旨意,林宸没有推辞,也没有时间激动。他立刻以新任身份,投入到更加繁重和凶险的工作中。他巡视各门防务,弹压溃兵,协调各路勤王兵马(虽然大多不堪用),甚至亲自参与了几次击退后金攀城敢死队的战斗,手臂被流矢擦伤也浑然不觉。
他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士气就能为之一振。这位年轻的文官,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许多底层军士和官吏的尊敬。
然而,林宸的目光,并未局限于眼前的守城战。他知道,即便能侥幸守住北京,袁崇焕下狱带来的恶果也必须有人去弥补。辽东,不能乱!
他再次启动了那条危险的秘密渠道。这一次,指令更加明确,也更为急迫:“不惜一切代价,联络祖大寿、何可纲!告知他们,袁督师之事,陛下自有圣裁,然辽东乃国家屏障,万不可因一人而废!朝廷已另遣重臣经略,望其谨守臣节,稳住军心,固守待援!若辽事有失,则你我皆为千古罪人!”
他在进行一场豪赌。赌祖大寿等人对大明尚存忠义,赌他们能看清大局,赌自己的信能在朝廷正式旨意到达前,先一步稳住辽东的局面。
城外的厮杀仍在继续,满桂战死,孙祖寿战死……一个个噩耗传来,鲜血染红了京畿大地。但北京城墙,在林宸和无数将士的拼死守护下,依旧巍然屹立。
皇太极见北京城久攻不下,各地勤王兵马虽战力不强却越聚越多,加之担心孤军深入太久后勤不济,以及……或许还有后方林宸秘密渠道活动带来的些许顾虑,终于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下令撤军。八旗铁骑带着掳掠的大量人口、财物,缓缓北归。
当确认后金大军真的退去后,整个北京城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痛哭与欢呼。
崇祯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远去的烟尘,身形摇晃,几乎虚脱。
林宸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城墙角落,甲胄上沾满血污尘土,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他守住了这座城,但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袁崇焕还在诏狱,辽东前途未卜,大明的痼疾并未因这次击退外敌而有丝毫改善。他知道,这只是一次喘息。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他看了一眼手中那份关于辽东局势的密报,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的棋,还要继续下下去。
---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