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她快步走到展柜前,俯下身,仔细看向那个瓷瓶的底部。
光线有些暗,她只能隐约看到底部有一个圆形的落款。她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将光线对准瓷瓶底部。
当那枚清晰的“崇宁”二字映入眼帘时,苏念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手指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那落款的字体是标准的宋体,笔锋刚劲有力,与她胸前那枚瓷片上的半枚落款一模一样!甚至连落款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都分毫不差!
怎么会这样?
沈氏的收藏里,怎么会有带有“崇宁”落款的瓷器?而且看这瓷瓶的造型和釉色,分明就是北宋崇宁年间官窑的精品,与祖父当年描述的苏家那套“崇宁瓷”中的长颈瓶几乎完全吻合!
苏念的脑海里瞬间翻起了惊涛骇浪。她记得祖父说过,苏家当年有一套完整的崇宁官窑瓷器,一共七件,其中就有一个这样的长颈瓶。那套瓷器是苏家的传家之宝,从清代乾隆年间一直传到她祖父这一代,从未出过差错。可十年前那场变故后,那套瓷器就不见了踪影,祖父临终前还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她一定要找到那些瓷器,说那是苏家的根。
难道,这个瓷瓶就是当年苏家流失的那套“崇宁瓷”中的一件?
可沈氏和苏家素无往来,沈老爷子当年收藏文物的渠道一向正规,怎么会收藏到苏家流失的藏品?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让她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她再次看向那个瓷瓶,目光紧紧盯着底部的落款,仿佛要将那两个字刻进心里。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苏念猛地回过神,赶紧收起手机,直起身,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着展柜里的其他瓷器。
“苏小姐,档案我拿过来了。”林薇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走进来,笑着说,“你看,这是宋代陶瓷器的部分,里面有每一件藏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年代、品类、来源和鉴定报告。”
苏念接过文件夹,指尖因为紧张而有些发凉。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谢谢,我先看看。”
“嗯,你慢慢看,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林薇说完,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旁,似乎在等着她提问。
苏念翻开文件夹,目光快速地在页面上搜索着。文件夹里的每一页都对应着一件藏品,上面贴着藏品的照片,下面是详细的文字说明。她一页一页地翻着,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终于,在翻到第三十七页时,她看到了那个长颈瓷瓶的照片。照片上的瓷瓶比实物看起来更清晰,瓶身上的釉色和底部的落款都拍得一清二楚。
她的目光落在文字说明上,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
“藏品名称:北宋崇宁官窑天青釉长颈瓶
年代: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
品类:陶瓷器
来源:1998年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拍得
鉴定报告: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此瓶为北宋崇宁年间官窑真品,釉色纯正,造型规整,底部‘崇宁’落款为当时官窑标准款识,存世量极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98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
苏念的心沉了一下。她记得祖父说过,苏家的藏品是在1995年那场变故中流失的,之后有一部分藏品流落到了海外,其中就包括那套“崇宁瓷”。1998年正好是在那之后,难道这个瓷瓶就是当年从苏家流失,然后被人拿到香港拍卖,最后被沈老爷子拍下来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沈氏是不是还收藏着其他的“崇宁瓷”?或者说,沈老爷子当年是不是知道这瓷瓶的来历?
无数个疑问再次涌上心头,让她感到一阵头痛。她抬起头,看向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林特助,请问这个崇宁官窑的长颈瓶,沈老爷子当年拍得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录?比如,卖家是谁,或者有没有什么附带的资料?”
林薇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她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沈老爷子当年的收藏记录都在老档案里,现在应该在集团的档案室封存着。如果你想了解的话,我可以帮你申请调阅,但可能需要沈总的批准。”
沈总的批准?
苏念的心里咯噔一下。她现在还只是沈氏的一个普通员工,突然要调阅二十多年前的老档案,而且还是关于一件特定藏品的来源,会不会引起怀疑?尤其是沈聿川,那个男人总是给她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上次在慈善晚宴上,他看她的眼神就带着几分探究,要是让他知道她在调查这件瓷瓶的来历,会不会对她产生戒备?
可如果不调阅档案,她就无法确认这个瓷瓶是不是苏家当年流失的藏品,更无法找到其他“崇宁瓷”的下落。祖父的遗愿,苏家的过往,都让她无法放弃这个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