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去了。”沈亦臻回头看了苏念一眼,然后深吸一口气,将油纸灯叼在嘴里,双手撑着洞口的边缘,慢慢往里面钻。洞口的墙壁很粗糙,棱角分明,刮得他手臂生疼,但他没有在意,只是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着身体。
苏念站在外面,紧紧盯着那个洞口,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听到沈亦臻身体摩擦洞口墙壁的声音,还有他轻微的呼吸声。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她忍不住对着洞口轻声喊:“亦臻,你还好吗?”
洞里传来沈亦臻模糊的回应:“我没事,里面很窄,我再往前走走。”
苏念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她靠在石头上,目光紧紧盯着洞口,手里紧紧攥着沈亦臻交给她的那把匕首,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夜晚的风越来越凉,她却丝毫感觉不到,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个黑漆漆的洞口里。
沈亦臻在洞里钻了约莫十几步,前方的空间忽然变得宽敞了一些。他停下脚步,将嘴里的油纸灯拿下来,举在手里,朝着四周照去。这是一个不大的石室,约莫丈许见方,墙壁是天然的岩石,上面布满了水珠,湿漉漉的。石室的中央,放着一个方形的石盒,石盒上刻着一些奇怪的花纹,与古图上的纹路有些相似。
沈亦臻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慢慢走到石盒前,仔细观察着那些花纹。花纹很复杂,像是某种图腾,又像是某种文字,他从未见过,却莫名觉得有些熟悉。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石盒的表面,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尝试着打开石盒,石盒的盖子很重,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盖子推开一条缝隙。一股淡淡的香气从里面飘了出来,那香气很特别,不像是花香,也不像是香料的味道,却让人闻了之后心神安宁。沈亦臻将盖子完全推开,举着油纸灯往里面照去。
石盒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三样东西:一卷用丝绸包裹的东西,一枚玉佩,还有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沈亦臻先拿起那枚玉佩,玉佩是白色的,质地温润,上面雕刻着一朵莲花,莲花的花瓣栩栩如生,花瓣中间还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在灯光下泛着红光。
他将玉佩放回石盒,又拿起那本小册子。小册子的封面已经有些破损,上面写着“云落山记”四个篆字。他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字体娟秀,带着一种女性的柔美。开头第一句便是:“予自幼随父居于云落山,望溪河为伴,山石为邻……”
沈亦臻心里一动,看来这本小册子的主人,就是当年隐居在云落山的人。他继续往下看,里面记录了主人在云落山的生活,从春天的花开,到冬天的落雪,每一件小事都写得细致而温暖。看到一半的时候,内容忽然发生了变化,字迹也变得有些潦草,似乎主人的心情变得急切起来。
“……近日听闻山下有乱兵过境,恐遭波及。父留下山河图,言图中藏有逃生之路,另有传家之物,嘱予妥善保管,待世道太平,再寻有缘人托付……”
沈亦臻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这山河图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位隐居者为了躲避战乱,留下的逃生之路和传家之物。他继续往下翻,后面的内容记录了主人如何按照父亲的嘱咐,将传家之物藏在石室里,又如何绘制了山河图,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发现。
小册子的最后一页,只写了一句话:“愿得此图者,心怀善念,护此山河无恙。”字迹力透纸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期望。
沈亦臻合上小册子,心里感慨万千。他拿起那卷用丝绸包裹的东西,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幅画,画的正是云落山和望溪河,与他们手中的古图几乎一模一样,但这幅画的色彩更加鲜艳,细节也更加丰富。画的右下角,题着一行小字:“赠吾儿,愿你见画如见父。”
原来,这才是完整的山河图,而他们手中的那卷古图,或许是后来流传出去的副本。沈亦臻将画重新卷好,小心翼翼地放回石盒里,然后又将玉佩和小册子也放了进去,盖好盖子。他知道,这些东西承载着一段往事,一份期望,他必须妥善保管。
他举着油纸灯,朝着洞口的方向走去。此时他才发现,石室的墙壁上还有一些刻痕,像是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他顺着刻痕看过去,只见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灶台,灶台上还放着一个残破的陶罐,显然,当年的主人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沈亦臻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女子,独自一人在这石室里,看着外面的云落山和望溪河,思念着自己的父亲。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朝着洞口走去。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洞口时,苏念几乎要哭出来。她一直紧紧盯着洞口,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他出来的瞬间。看到他平安无事,她立刻跑了过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亦臻,你终于出来了!里面怎么样?有没有找到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