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脚步声,是负责老宅修缮的张师傅。张师傅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快步走到沈亦臻和苏念面前,笑着说:“沈先生,苏小姐,东厢房的窗框已经修好了,这是明天要安装展柜的图纸,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苏念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上详细标注了展柜的尺寸、位置和材质,甚至连展柜的灯光角度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她指着其中一个展柜的位置,对张师傅说:“张师傅,这个展柜能不能往西边挪一点?那里正好对着窗户,光线太亮了,怕会损伤文物。”
张师傅凑过来看了看图纸,又抬头看了看东厢房的窗户位置,点点头说:“没问题,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明天安装的时候,我会让工人师傅注意光线的问题,保证不会影响文物。”
送走张师傅后,苏念和沈亦臻又继续忙碌起来。他们一起将正厅里的博古架擦拭干净,然后按照之前规划的布局,将一件件文物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架子上。沈亦臻负责搬运较重的瓷器,苏念则负责调整文物的位置,确保每一件文物都摆放得整齐、美观。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宅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也让那些古老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苏念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曾经冷清的老宅,如今因为这些文物和忙碌的身影,变得热闹起来;曾经只属于沈氏家族的私人收藏,如今即将对公众开放,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累了吧?”沈亦臻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杯温水,“歇一会儿,咱们晚上出去吃,就当是犒劳犒劳自己。”
苏念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流进心里。她看着沈亦臻,笑着说:“不累,一想到再过不久,这里就要对外开放了,我就觉得浑身都有劲儿。”
沈亦臻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苏念对这座老宅、对这些文物的感情,一点都不比他少。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热爱,苏念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座老宅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了,”沈亦臻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邀请函,递给苏念,“下周六展览馆就要试营业了,这是给咱们朋友的邀请函,你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人。”
苏念接过邀请函,只见上面印着老宅的素描图案,旁边用烫金的字体写着“沈氏老宅文物展览馆试营业邀请函”,落款是她和沈亦臻的名字。邀请函的设计简洁而典雅,充满了文化气息。
“太好了,”苏念翻看着邀请函,脸上满是喜悦,“我得给林溪和陈默各寄一张,他们之前一直很关心展览馆的进展,肯定会来的。”
沈亦臻点点头:“没问题,明天我让助理帮忙寄出去。”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展览馆试营业的细节,直到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锁上老宅的大门时,苏念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暖黄色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映在古老的砖墙上,像是在诉说着这座老宅的过去与未来。
“走吧,”沈亦臻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明天咱们还要继续忙呢。”
苏念点点头,跟着沈亦臻转身离开。走在安静的小巷里,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苏念心里想着,等到展览馆正式开放的那一天,这里一定会挤满前来参观的游客,他们会站在那些古老的文物前,听着讲解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她和沈亦臻,也会在这里,继续守护着这座老宅,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天一早,苏念和沈亦臻就来到了老宅。刚进门,就看见张师傅带着工人师傅们正在安装展柜。展柜是用特制的防弹玻璃做的,既安全又透明,能够让游客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文物。苏念走到东厢房,看着工人师傅们小心翼翼地将展柜放在预定的位置,然后调试灯光。灯光的角度刚刚好,既能够照亮文物,又不会产生刺眼的光线,完美地展现出文物的细节之美。
“苏小姐,您看这个灯光亮度怎么样?”工人师傅一边调试灯光,一边问苏念。
苏念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说:“很好,就这样吧。记得把展柜里的温度和湿度计调试好,一定要保持稳定的环境。”
“放心吧,我们都已经调试好了。”工人师傅笑着说。
沈亦臻则在和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对接文物备案的事情。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每一件文物的信息,然后在备案表上签字盖章。“沈先生,苏小姐,”工作人员笑着说,“所有文物都已经备案完毕,你们可以放心展出了。以后如果有新的文物要展出,随时跟我们联系就行。”
“太感谢了,”沈亦臻握着工作人员的手,真诚地说,“这段时间麻烦你们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苏念和沈亦臻又开始整理文物的解说词。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沈氏家族的历史,为每一件文物都撰写了详细的解说词。解说词不仅介绍了文物的年代、材质和工艺,还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文物的价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