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殿 · 戌时三刻
烛火通明,映照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曲应策终于从如海的案牍中抬起眼,深邃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疲惫。他搁下御笔,身体向后靠在龙椅上,抬手用力揉了揉紧蹙的眉心。
侍立在侧的苏公公恰到好处地躬身上前,将一盏温热的甜羹轻轻放在案头,声音温和而恭谨:“陛下操劳一日了,用些冰糖银耳羹润润喉吧。”
曲应策缓缓端起那白玉般精致的小碗,舀了几勺送入口中。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稍稍驱散了政务带来的沉闷。他放下碗勺,吩咐道:“这甜汤尚可。给谢小姐也送一份去。”
“是,陛下。”苏公公连忙应下,转身便对殿外候着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小太监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退下去张罗了。
苏公公脸上堆起笑容,适时地禀报道:“陛下,三日后便是大婚了,礼部那边已是日夜赶工,诸事大致齐备了。给谢小姐准备的大婚吉服、钗环首饰,如今都陈列在祈年殿呢,满满当当地放了一整间偏殿。您看……是否这就差人给凤藻宫那边送过去。”
曲应策闻言抬眸:“祈年殿?”
“回陛下,正是祈年殿东偏殿。”苏公公躬身确认。
曲应策悠悠地起了身,他挑眉道,“先带朕去看看。”
苏公公颇为意外,没想到陛下会亲自去查看这些琐碎物事,但他反应极快,立刻侧身引路:“是,陛下。”
曲应策步履极快,苏公公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
不多时,便到了祈年殿东偏殿。殿内灯火通明,数十名宫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擦拭着各式物品,见皇帝突然驾临,慌忙跪倒一片。
曲应策挥了挥手,声音平淡却不容置疑:“都退下。”
宫人们屏息静气,迅速而有序地退出了殿外。
霎时间,偌大的殿内只剩下曲应策一人。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一切——那悬挂在正中衣架上的正红色凤尾吉服,华丽庄重,裙摆迤逦长达数丈,如同铺陈的朝霞;旁边陈列着的凤冠,珠翠环绕,宝石生辉,在烛光下流光溢彩;还有那些摆放整齐的各式首饰、玉器、摆件,无一不精致,无一不寓意着“百年好合”、“鸾凤和鸣”。
平日里,他或许会觉得这些浓烈的色彩与繁复的纹样过于俗艳,但此刻,这片炽烈而喜庆的红色海洋,却让他冰冷的心底莫名地升起一股暖流,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平凡的幸福感悄然蔓延。
苏公公这时才气喘吁吁地赶到门口,调整了一下呼吸,小心地走到曲应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轻声道:“陛下,都在这儿了。时日虽仓促了些,但内廷上下无人敢怠慢,该有的一样都不少,规制皆是按最高品级置办的。”
曲应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件最为夺目的吉服上,尤其是那长得过分的拖尾。
苏公公见状,连忙解释:“陛下,这是大婚当日亲迎与授册宝时需穿着的礼服。”然后他又指了指旁边那件面料柔软的,“这个是合衾礼时的吉服。”
曲应策却微微蹙眉,“她性子活泼,不喜欢这样繁琐的衣裳。让尚工局设法将拖尾改短。”
苏公公一愣,面露难色:“可是陛下……这拖尾规制是祖制所定,象征着皇后娘娘的尊贵与威仪…………这于礼制不合啊……”
话未说完,便被曲应策一记冰冷的眼神堵了回去,那眼神里分明写着“朕即是礼制”。
苏公公立刻将剩下的话咽回肚子里,躬身道:“老奴明白,这就吩咐下去。”
曲应策又走到陈列首饰的紫檀木长案前,修长的手指掠过那些金光璀璨、分量十足的凤钗、步摇。他拿起几支掂了掂,眉头微不可察地又蹙了一下:“把这些过于沉重、样式繁杂的都收起来。挑些轻巧、精致的款式备用即可。”
“是,陛下,老奴记下了。”苏公公赶紧应承。
接下来,这位日理万机的年轻帝王,竟难得地显出了极大的耐心。他将大婚当日需用到的物品,从发簪、耳珰,到合卺酒器,甚至连梳头要用到的玉梳、象牙梳,都一一仔细看过,并不时提出些修改意见——无非是围绕着“减轻重量”、“简化繁琐”、“便于行动”这几个核心。
苏公公一一牢记在心,心中暗叹,陛下对这位未来皇后,当真是用心至极。
待所有物品大致检视完毕,曲应策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再次缓步走回到那件正红色的吉服前,驻足凝视。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他伸出手,指尖极其轻柔地抚过光滑的锦缎上精致的刺绣纹路,那动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珍视。
他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明艳灵动的少女,穿上这身他为她精心调整过的嫁衣,巧笑嫣然站在他身旁的模样。
一股炽热的情愫混合着强烈的期待,猛地涌上心头。
他第一次觉得,这三日的等待,竟如此漫长,恨不得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偏执暴君的冷宫弃后请大家收藏:(m.2yq.org)偏执暴君的冷宫弃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