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跪拜白发老母亲,县太爷到恩人和师长家鞠躬谢恩。带护兵马弁,骑高头大马的警察署长,威风凛凛招摇过市。杀人如麻的山大王,寻祖宗八代的仇人报仇,搅得鸡犬不宁。他们进屯不回自己家先进仇人家,不见亲人先去见仇人。有人在前面跑,拿枪的人在后面追。枪声响过,仇人倒地身亡。仇人家男女老少被绑成一长串,哭声震天,去山上坟地里点天灯。也有人做了高官之后,为家乡修桥筑路办学,留下千古美名世代传颂。往往被看好的人并混不出个人样,没被看好的人却能出人头地。不管报仇报恩,最终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四家人六个报仇男丁外出闯荡之时,正是日本侵华期间。父亲临行前的变化和嘱托,让董大昌感动,他非上龙潭山当胡子不可。他去当胡子不是伤天害理祸害百姓,而劝说胡子回心转意弃恶从善。他再是联合有良知的胡子,把穷凶极恶的胡子灭了,拉起队伍抗日。他一路打听去龙潭山的路线,去找“火爷”。
他没去成龙潭山,去了二百里之外的达里尼——大连。他在打卯子工维持生计之时,终于找到会降天火的“火神爷”。大连因为战略位置特殊,被日本侵略者作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全境,觊觎中国更广大的国土,也威胁到苏联。苏联红军参谋部在莫斯科郊外秘密办起一所特工学校,专门培训来自中国的抗日青年,教授共产主义思想和情报、爆破、射击、无线电等知识技能。董大昌这才知道,大连的“火神爷”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抗日放火团”。他在工友的影响下提高觉悟,突破了个人恩怨的藩篱,在国难家仇的权衡上毅然选择了前者。他参加了这场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战斗,当上让日寇闻风丧胆的“火神爷”,加入到闻名中外的“抗日放火团”。
他们在敌人的工厂、仓库、码头里神出鬼没,埋下了一处处火种,一时间火光四起,日本侵略者大量军用物资灰飞烟灭。以后,董大昌杳无音信。有人说,他被老毛子留在苏联,和一个俄国姑娘结婚。有人说,他被叛徒告密,被日本宪兵关进水牢,被狼狗活活咬死。董大昌一直没回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董二昌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山东青岛登船,跟人飘洋过海下南洋。
董千溪的七个儿子,前哥仨是光棍,后哥四个也是光棍。他刚答应出三个男丁,又后悔了。他只算计分得沙岗后一半土地,没去想失去三个儿子、人财两空的结局,话已出口覆水难收。老婆越埋怨,他越后悔也越明白。假如他们不和董希录叫劲,沙岗后的土地一垅不少地回来了,七个儿子也全幌回媳妇,早饭还能吃上熥胖头鱼。早上闻着左邻右舍飘出熥胖头鱼的鲜味,没把他馋死!
别人家孙男嫡女一大群,欢欢乐乐一家人,他即将人、财、地三空。再加上嘴亏,他恨不能爬到西山砬子上,一头拱下去。外面兵荒马乱,三个儿子没见过世面,肯定凶多吉少。他恨自己没有主见,耳朵软,“龙虎兄弟”说什么信什么。他寝食难安,到了儿子们离开家门的时刻,这才对三个儿子面授机宜:“咱报仇只是个幌子,千万别去当兵当胡子,都混个媳妇回来,才是长正经精神。”
董虎尾和白成太,早已看透董千溪。他凡事算计,不种芝麻总想占香油,越算计越觉得沾了大便宜。他是个二百五庄稼人,种子本来就瘪,再加上胡乱侍弄、肥呀水的锄啊趟的跟不上,哪怕把官道南、北的土地都给他,也得守着粮食囤子要饭。他的七个儿子就是七垅瞎稗子,喂牲口都不吃,一个都成不了器。
董虎尾和白成太要是使坏,都是土里的蝲蝲蛄,专从根上坏,坏到绝收。两个人密谋:与其让董千溪爷们以几家人的共同利益谋私利,还不如让他们出去遭罪丢人。否则和他之间的麻烦事,永远纠缠不清。临行前,他们以重托和饯行的名义,请董万古、董万人和董万典哥仨喝酒,把说奉天城说成了人间天堂。
董万古哥仨信以为真,老董二叔和老白大叔比我们亲爹还亲,乐的抓耳挠腮。哥仨喝得烂醉如泥,醒酒后不住偷着乐,恨不能立刻出发去奉天城。
第二天一大早在永宁城东门外,董万古哥仨和另三个兄弟分手,坐毛驴车来到熊岳城。他们坐了一晚上火车一路向北,第二天下半晌,到达奉天城。
别的乡下人一进城辨不清东南西北,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东张西望不知所措,无比怀念家乡和亲人。他们感到脚下的奉天城,才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是他们的乡亲,男女老少是他们的亲人。他们前世在这里土生土长,今生今世被爹妈骗到小西山,让他们吃苦遭罪见不到世面,可算回家了!
日俄战争之前,奉天城只在通天街一带有暗娼,俗称“半掩门”。日俄战争之后,在奉天的日本人为了发展商埠,在南站地区公开开设妓院。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与日本人竞争,把平康里、三趟街的房子租出去开妓院,是当时奉天城内的第一家官办妓院。平康里的妓院最有名气,嫖客多,生意红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