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抬头一看,梁上悬挂一只大红灯笼。她惊恐未定地问:“爸爸,雕像是什么骨料?”他头一次对女儿撒谎:“梅花鹿。”女儿又问:“取料的时候,梅花鹿活着吗?”他点了点头。女儿一哆嗦,带哭音问:“梅花鹿不疼吗?”
他眼前顿时出现少女临死前的绝望和恐惧,收敛笑容,变得阴沉可怕。
爸爸的一反常态让良子胆寒,眼前出现一只美丽梅花鹿挣扎惨叫的场面,不敢碰那樽雕像。假如她知道骨雕取自一位中国少女黄草叶的活体,定会发疯。
麻生太郎只喝酒不吃菜,不询问父母兄弟姐妹,不讲与妻子女儿的思念之情,不提中日这场十四年的战争,更不介绍他如何从一个士兵一步步升为大佐,只说他的梦中大唐。他眉飞色舞如醉如痴,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妻子和女儿非常寒心,他让她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只为听他讲别的国家历史?
唐朝在全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日本等周边附属国受大唐影响很大。倭国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来往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长安城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后派遣数十次遣唐使,每次使团规模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着名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还有僧人空海和圆仁。空海着有《文镜秘府论》和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大唐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大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称吴伎乐。日本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六次东渡。他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从汉代、隋代、唐代一直到宋代,中国文化通过商业与人员的流动传到日本。日本人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本民族特性发展了服饰文化,演化为日本现在的歌舞妓。日本人穿的和服与梳妆等习俗,都源自唐朝,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古代唐朝,就没有现在的日本国。
不知不觉,美智子和良子听得入迷。以前,她们只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朝代,不知道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如此之大大,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自己。良子问父亲:“唐朝对日本有恩,我们为什么要打中国?”麻生太郎说:“我们不是打中国,而是回大唐老家。在唐朝之前的秦朝,我们祖先徐福就诞生了。要回大唐老家,必须消灭支那。什么大东亚共荣圈、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为了回到大唐,大唐才是我们的家。”
良子问:“爸爸,唐朝是一千多年前的朝代,我们能回得去吗?”麻生太郎说:“参加圣战以身殉职的军人、死去的开拓团成员和移民,一切为了天皇而死在支那的日本人,都回到了大唐老家。我、你们都一样。”
麻绳太郎脸上,洋溢一层阴光,美智子和良子吓得浑身发抖,大气不敢喘。
良子颤抖着说:“我和妈妈不回大唐,您快派飞机把我们送回日本吧。”
美智子哭着说:“让女儿回日本,我赔君回大唐老家。”
枪声一阵接一阵,像支那人大年三十夜晚燃放鞭炮。脚下地面剧烈颤动,传来“轰隆”“轰隆”的巨响。电话铃声不断,前方不时报告,机场被炸毁。
麻生太郎若无其事地给留声机上弦,安好一张唱片。
《君之代》一个个音符在他脑海里搭成一座浮桥。他回到东瀛,来到北海道那条小河边。大柳树上的鸟窝里,钻出两只吉祥鸟乌鸦,朝他不住聒噪。
片刻,他回到现实中来,微笑着对女儿说:“爸爸送你回家。”良子惊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动身?”麻生太郎把手慢慢伸进口袋:“现在。”
美智子一下跪在丈夫面前:“麻生君,你别……”
口袋里几声枪响,良子和美智子倒在血泊里。
我皇御统传千代,
一直传到八千代。
直到小石变巨岩,
直到巨岩长青苔……
在低沉的歌声中,一群白衣人缓缓走来。妻子和女儿大睁着眼睛,归途中迷路,一脸惘然地朝他大张着嘴巴,似问他该走向唐朝还是北海道。
麻生太郎为妻子和女儿轻轻合上眼睛,扯下窗帘盖住。他提着半桶汽油,浇在母女俩身上,划了根火柴点燃。他走到院子里,价值连城的文物和妻女的遗体,顿时被熊熊大火吞没。他一扬手,把那樽透出血光的骨雕扔进火里。
在火光映照下,他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白江口之战,唐朝一百七十艘战舰对日本一千艘战舰,以两万兵力对日本的三万两千兵力,最终以日本惨败告终,沉船四百余艘,残兵败将仓皇逃走。回国后,日本皇子害怕强大的唐朝乘胜追击打到本土,面临灭国危险,下令修筑各种防御工事。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不稳妥,于是迁都,从奈良县的飞鸟迁到日本列岛的中部大津宫。火光中的甲午战争,日本蓄谋已久,清朝仓皇迎战。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