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请徐百礼为全体学员讲《水浒》。他坐在台上,讲的引人入胜。他记忆力超凡,许多章节都能滔滔不绝背诵。许多人没读过《水浒》,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和情节。在我偷的书中有一套《水浒》,封面写着“侯善会”三个字,我只囫囵吞枣读了一遍。馆长让徐百礼谈一谈对《水浒》这部书的真实评价,算做内部讨论。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抓住问题要害提出独到见解,不怕引火烧身。
他说:“如果没有招安这部分描写,水浒绝对不可能成为四大名着之一。至于招安的对错,让历史去评价。因为一百零八个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就连上梁山的初衷都不一样。呼延灼、卢俊义、关胜、孙立等是得了宋江招安的许诺才上山,林冲、晁盖七兄弟等是被逼上梁山,其他大部分人因为仰仗宋江名义上的梁山。这其中晁盖七兄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李俊等都反对招安,杨志、关胜、呼延灼、卢俊义等渴望招安,其他人都是凑热闹,招不招安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宋江曾和晁盖说:‘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哥不得不为兄弟们的归宿着想啊,难道哥哥想让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背负着一个贼寇的骂名吗?’古代人对名分很看重,所以宋江的初衷没错,因此征讨方腊时,虽然很多人不情愿去,但念在兄弟情义上还是去了,尤其武松的一席话更是让人潸然泪下:‘若半路离哥哥而去,显得武松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如今江南已定,哥哥总算功德圆满,回京造册,就莫写小弟姓名了。’虽然梁山好汉的结局很惨烈,但九泉之下总算对祖上、对子孙有个交代。如果说宋江为了名利送了兄弟性命,但是当他喝下已知的毒酒时,一切都明了了。招安才是最好的出路,虽然结局惨烈了些,但正是这些惨烈才成就一部经典巨作。如果水浒只是一部简单的众好汉打家劫舍的小说,它绝不会成为古代四大名着,水浒也因为招安而精彩。”
大家被徐百礼的点评、叙述所深深吸引,忘记了招安与不招安这码事。
小胡子主动向徐百礼陪礼道歉,不好意思地说:“老徐呀,对不起了。”他没有半点小人得势的骄傲,说:“我也对不起你,让你下不来台。”
人们再也不敢小瞧他,主动找他请教问题,让他给作品提意见。
当领导知道徐百礼没有行李时,眼睛湿润,马上让总务回瓦房店,给他买了被褥和牙具、衣服等。因为这篇大鼓词的诞生,学习班提前两天结束。
大家离开之后,徐百被留下来。第三天,他随领导一行回到县里,继续修改完善作品。作品修改完,剧团开始排练。文化馆要留他当编剧,他谢绝了。
他说:“我半个月没回家,白菜早干了,我得赶紧回家浇白菜。”
徐百礼的作品演出之后,获得省、市大奖,并在《旅大文艺》《复县文艺》等多家刊物上发表,又被多家文艺团体改成不同剧目演出,他都不知道。
大家都跟着徐百礼沾光,被评为“评水批宋”积极分子。
徐百礼出名后,丝毫没改变困境。他生活拮据,和老婆吵架,老婆赌气回娘家,他又得去认错求情。工作之余,他拼命干活、借债,盖了三间房子。
县里举行中、小学生汇演,他创作、导演的歌舞剧《春苗》,整个乐队是他手里一把二胡。获得特别创作奖。他教的学生都转正了,他还是民办教师。
从徐百礼身上,我受到了深刻启发,要想立世,必须要有真才实学。
不怕貌不惊人不怕穷泊潦倒,就怕华而不实。不能不修边幅,更不能破罐子破摔。既然让我当老师,不管公办民办代课都要努力工作,干出成绩。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