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碎尸现场,心理医生的直觉
暴雨后的清晨,青石板路上还积着浑浊的水洼,梧桐叶黏在警戒线的塑料绳上。
公园东侧的月季花坛边,蓝白相间的警戒带圈出一块直径五米的区域,法医的橡胶手套在晨雾里泛着冷光。
林队,初步尸检报告。穿白大褂的年轻姑娘踮脚避开泥坑,将装着照片的密封袋递过去。
她是刚转正的法医实习生周曼,发尾还沾着未擦干的雨珠,睫毛上凝着细小的水珠,说话时喉结微微发颤。
林志远捏着照片的手指节泛白。
照片里,被肢解的女性尸体以诡异的姿态摆放在花坛边缘——左腿与右臂呈十字交叉,头颅端正搁在胸口,切口整齐得像是用骨锯匀速切割的。这不是随机作案。他盯着照片里泛着青灰的皮肤,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老陈说死者失踪三天,凶手有足够时间处理尸体,却选在暴雨夜抛尸。
您是说......周曼的镊子悬在装着碎肉的证物袋上方,抬头时鼻尖沾了点不知是雨水还是福尔马林的液体。
凶手在挑衅。林志远将照片塞进证物袋,转身对身后的小警员吼,去把陆昭的电话调出来!
二十分钟后,陆昭的黑色轿车碾着水洼刹在警戒线外。
他下车时带起一阵风,浅灰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骨处一道淡粉色的旧疤——那是十二岁时替父亲挡刀留下的。
林队。他冲林志远点头,目光扫过花坛边的尸体,需要我做什么?
先看看这个。林志远把现场照片拍在临时搭起的折叠桌上,小周说切口误差不超过两毫米,我手下说可能是屠宰场工人,但......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你父亲当年办的11·23案,死者也是被这样精准肢解的。
陆昭的瞳孔缩了缩。
他弯腰凑近照片,指节抵着下巴——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照片里,尸体右臂的切口从肱骨中段断开,断面的肌肉纤维呈顺时针螺旋状。左撇子。他突然开口,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刃,惯用右手的人下刀,断面纤维会逆时针旋。
就凭这个?旁边记录的小警员嗤笑,钢笔在记录本上戳出个洞,我老家杀猪的王二麻子也是左撇子,您总不能说他是凶手吧?
陆昭没抬头,指尖划过照片里死者左腿的切口:第二处,股动脉的切割方向。他抽出手机调出解剖图,专业外科医生下刀会避开主要血管,而这里......他点着照片里翻卷的肌肉,凶手刻意划开股动脉,让血液顺着切口流成直线——这不是杀人,是表演。
表演?周曼的睫毛颤了颤,她凑近看照片,发梢扫过陆昭的手背,您是说......仪式感?
陆昭终于抬头,目光扫过众人,能精准控制切割力度,说明凶手接触过解剖学知识;刻意摆放尸体,说明他享受的过程。他指节敲了敲死者交叉的双腿,这种十字交叉的摆法,在犯罪心理学里是典型的控制欲投射——凶手需要确认自己完全掌控了受害者的每一寸肢体。
林志远掏出烟盒又放下,目光在陆昭脸上停留三秒:进去看看吧。
警戒线内的空气混着腐臭与福尔马林的刺鼻味。
陆昭蹲在尸体旁,戴着手套的手指悬在死者额前半寸——那里有个极浅的压痕,像是被某种圆形硬物反复按压过。周法医,死者生前有被束缚的痕迹吗?
腕部和脚踝有皮下淤血。周曼递过放大镜,但奇怪的是,束缚物应该是丝绸类软质材料,没留下纤维。她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和11·23案的记录......很像。
陆昭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他想起父亲遗物里那本旧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用红笔圈着软质束缚物五个字。
喉结滚动两下,他将注意力拉回眼前:尸体摆放的角度。他用卷尺量了量头颅与胸口的距离,90度直角,左腿与右臂的交叉点正对花坛中心的喷泉。
您是说......周曼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喷泉底座爬满了青苔,凶手这是在以喷泉为坐标?
强迫症。陆昭站起来时膝盖发出轻响,独居男性,30到40岁之间,可能从事医疗相关职业。他转身看向林志远,他享受警方被他牵着走的感觉,所以......
所以还会有下一个。林志远的烟盒在掌心捏出褶皱,小周,再仔细检查一遍尸体,特别是......
等等。周曼突然蹲下,镊子尖轻轻挑起死者右手的小指。
指甲缝里卡着半根线头,在法医灯的冷光下泛着暗金色,这......
陆昭的呼吸骤然一滞。
他认出那颜色——和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证物照片上,11·23案死者指甲缝里的纤维,几乎一模一样。
周曼的镊子尖在法医灯的冷光下微微颤抖着,当半根蓝灰色纤维线头从指甲缝中被挑出时,她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这线头的质地太特殊了,不是常见的棉麻或化纤,倒像是混有某种金属丝的特种织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请大家收藏:(m.2yq.org)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