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莫雨的战场是浩瀚无垠、由0和1构成的数字宇宙,白薇薇的舞台是人心叵测、充满伪装与试探的浮华人间,那么“幽灵”冷锋的领域,则是一片绝对的、由光线、阴影、距离和时间所构成的寂静王国。
京城一栋与叶家老宅隔着两条街区的毫不起眼的商住两用楼,二十七层一套被改造成工作室的公寓里,冷锋正悬浮在这片王国的中心。
说“悬浮”,是因为他整个人仿佛已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失去了重量,也失去了存在感。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作训服,坐在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战术椅上,面前是六块巨大的、呈弧形排列的4K显示屏。屏幕上分割着超过三十个不同的实时监控画面,如同三十只不知疲倦的眼睛,将叶家老宅方圆五百米内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这里是他的“巢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枪油和电子设备过热后特有的味道,混合成一种让他感到安心的气息。房间里除了必要的设备,再无任何多余的装饰。墙角立着一个长条形的战术携行箱,箱扣紧闭,但冷锋知道,只需要三秒钟,他就能从里面组装起那把陪伴了他无数个日夜的巴雷特M99狙击步枪。
此刻,那把大杀器正静静地沉睡。他的武器,是眼前的这三十只“眼睛”,以及他那颗比最高精度的计算机还要冷静、强大的大脑。
叶铮下达的指令是“一级守护”。
这个指令对于冷锋而言,意味着他需要将这片区域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要了解这里每一棵树的摇曳规律,每一块砖的磨损痕迹,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节奏。他要构建一个“正常”的、绝对稳固的数据库,以便在任何一个“异常”的像素点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将其锁定。
三天。
整整七十二个小时,冷锋几乎没有合眼。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他可以仅凭短暂的浅层睡眠就维持巅峰的生理状态。
他的大脑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日常模型”。
早晨6点27分,住在胡同口东侧的李大爷会准时出门遛他的八哥,绕着街区走两圈,不多不少,耗时24分钟。
上午9点05分,负责这片区域的邮递员会骑着他那辆绿色的二八大杠出现在街角,车铃会习惯性地响三声。他派送完叶家隔壁退休将军的报纸后,会在老槐树下停留大约一分半钟,抽半支烟。
下午3点15分,一辆收废品的蓝色三轮车会慢悠悠地驶过,车上的喇叭永远循环播放着那句“回收旧冰箱、彩电、洗衣机……”。
傍晚5点42分,一辆黑色的奥迪A6L会准时停在叶家大门前,那是叶战鹰下班的专车。车门开启,警卫员拉开车门,叶战鹰下车,整个过程耗时12秒。
……
这一切,琐碎、枯燥、重复。但在冷锋眼中,它们是构成“安全”这首交响乐的一个个和谐的音符。他要做的,就是在这首听了无数遍的乐曲中,分辨出任何一个不和谐的杂音。
今天,杂音出现了。
冷锋的目光凝固在左下方第三块屏幕上。那是一个安装在街角电线杆上的、伪装成配电箱的高清摄像头,视角正对着叶家老宅的侧门以及门外那条长长的、种满了法国梧桐的胡同。
画面中,一个穿着橙色环卫工制服的男人,正拿着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城市清晨的景象。
但冷锋的瞳孔,却在瞬间收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状。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一点。那个画面被瞬间放大,占据了正中央的主屏幕。
“目标已标记。”冷锋在心中无声地说道。
他没有立刻上报。在“地狱火”,未经确认的怀疑是最低级的失误。他需要证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行云流水般地敲击着。一连串的指令被输入系统。
主屏幕上,那个环卫工的清扫动作被放慢了十倍。冷锋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激光扫描仪,分析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疑点一:清扫模式。
这个环卫工,他的清扫路线并非是为了最高效地将落叶扫成一堆。他的路线迂回曲折,在几个特定的位置,有着不合常理的长时间停留。而那几个位置分别是:能够以45度角窥见叶家二楼书房窗口的树后;能够观察到侧门安保换岗规律的垃圾桶旁;以及能够测试出大门外红外线感应器覆盖范围边缘的墙角。
他在清扫的,不是落叶。
他在勘测的,是地形。
疑点二:装备。
他的扫帚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他弯腰的瞬间,冷锋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扫帚柄的末端,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反光点。通过图像增强和多角度分析,冷锋确认,那是一个针孔摄像头的镜头。镜头外覆盖着一层几乎能与竹柄融为一体的高透光伪装贴膜。
他在记录的,不是工作。
他在采集的,是情报。
疑点三:体态特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退役佣兵: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请大家收藏:(m.2yq.org)退役佣兵: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