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棠犹豫不决。与日军正面冲突,风险太大。
就在这时,宋梓安匆匆赶来:“少帅,日本商社提出要收购我们的药厂,态度强硬。”
“告诉他们,不卖。”林逸冷笑,“还要告诉他们,从今天起,所有日本商品加征特别税。”
这个决定引起轩然大波。日本领事馆提出强烈抗议,甚至发出战争威胁。
“少帅,是否再考虑一下?”一些官员胆怯了。
“考虑什么?”林逸怒道,“今日割一城,明日让一厂,最后就是亡国灭种!”
他力排众议,坚持强硬立场。同时秘密调兵遣将,在沿海布防。
令人意外的是,日本方面见林家态度强硬,反而暂时退缩了。显然,他们还没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这次事件让林逸威望大增,人们称赞他是“抗日常胜将军”。但林逸知道,这只是一次小胜,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秋夜,林逸与宋晓晓在城墙上散步。
“听说少帅拒绝了日本人的收购要求?”宋晓晓问。
“不只是拒绝,我还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宋晓晓望着远方的灯火:“父亲说,商会里很多人都支持你的决定。大家都受够了洋人的气。”
林逸感慨:“民心可用啊。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何惧外敌?”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在北方,一个留着卫生胡的日本军官,正在地图上标注着“金陵”二字......
民国十五年春,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事进展顺利,北伐军势如破竹。林逸密切关注战局,暗中提供武器弹药给北伐军中的抗日派系。
这日,林逸接到密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明确提出“将满蒙从中国分离”的方针。
“终于来了。”林逸面色凝重,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日本人下一步必然是东北。”林逸指着地图,“张作霖虽然与我们有隙,但绝不能让他被日本人害死。”
林宗棠皱眉:“我们与张作霖素来不睦,何必救他?”
“父亲,这是民族大义。”林逸正色道,“张作霖若死,东北必乱,日本人就有可乘之机。”
会后,林逸秘密派遣特使前往奉天,警告张作霖提防日本人的阴谋。然而刚愎自用的张作霖并不相信,反而认为这是林家的诡计。
六月四日,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弥留之际才悔不当初:“早听林逸之言......”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林逸知道,东北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他立即调整战略,将重点放在加强东南防务上。
“少帅,北伐军即将进入山东,日本再次出兵阻挠。”陈明报告。
林逸冷笑:“蒋介石必定妥协。传令下去,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果然,蒋介石下令北伐军绕道而行,避免与日军冲突。全国哗然,抗日呼声日益高涨。
利用这个时机,林逸大力宣传抗日主张,招募爱国青年加入军队。同时加快新式武器研发,金陵兵工厂日夜赶工。
八月,林逸的自动步枪正式量产,命名为“中华一式”。轻机枪也试制成功,火力凶猛,便于携带。
“少帅,有客人求见。”这日,卫兵带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来人取出一个油布包:“少帅,这是张作霖大帅临终前让我交给您的。”
林逸打开油布包,里面是东北军的布防图和一批机密文件。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份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计划,显示日军将在三年内发动全面侵华。
“张大帅说......说他愧对少帅......”来人哽咽道,“希望少帅能保住东北......”
林逸深受震动。张作霖虽然军阀习气重,但临终前还是体现了民族气节。
送走来人,林逸立即研究这些文件。日军的计划十分周密,显然蓄谋已久。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林逸对宋晓晓说,“时间不多了。”
在宋晓晓的建议下,林逸成立“国防科技委员会”,吸纳全国顶尖人才,共同研发先进武器。同时建立秘密交通线,帮助东北抗日志士南下。
十月,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正式成立,要求各地军阀归顺。林宗棠犹豫不决。
“父亲,可以表面归顺,但军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林逸建议,“蒋介石不可信,他迟早会对日妥协。”
果然,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态度软弱。林逸更加坚定独立自主的抗日路线。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发动清党运动,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林逸冒着风险,秘密营救了大批被通缉的人士。
“少帅为何救我们?”一个被救的共产党干部问。
“因为你们是真心抗日的人。”林逸直言不讳,“在我这里,只要抗日,就是同志。”
这些被救的人士中,不少后来成为抗日骨干。林逸为他们提供保护,让他们在东南地区秘密活动,积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渣男从良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