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九月正是红薯收获的时节。
此时咸阳城中知晓红薯者寥寥,除了朝中官员与蒙家的佃农,这种作物尚未进入大众视野。
若红薯在咸阳集市出现,必将引发新一轮轰动。
这无疑是又一个绝佳的商机。
此前他推广的番茄、辣椒和马铃薯早已成熟,这些作物已在市面流通。
佃农们将自家吃不完的番茄、辣椒和马铃薯拿去售卖,虽然定价不菲,却总是迅速售罄。
这完全得益于食神居的番茄炒蛋与酸辣土豆丝——这两道以这些食材烹制的美味佳肴,引得众人争相采购,想要在家尝试复刻。
然而人们发现,自家烹饪的味道与食神居相去甚远,始终难以重现那种独特风味。
蒙家佃农因种植这些作物收益颇丰,所得甚至超过往年数倍收入。
咸阳城东的沃野上,蒙宇召集了所有蒙家佃农。
这片土地种植的全是红薯。
时至收获季节,蒙宇组织农户统一采收。
采收红薯最佳工具当属镢头与镰刀——先用镰刀割断红薯藤,再用镢头掘出块茎。
蒙宇已为每户配发镢头与镰刀各一把。
农户们肩扛镢头,手持镰刀,井然列队于蒙宇面前,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此前种植番茄、辣椒与马铃薯让他们尝到甜头,心中对蒙宇充满感激与敬重。
他们坚信蒙宇能带领他们走向富裕。
历来地主无不竭力盘剥农户,蒙宇却反其道而行,真心为农人谋福祉。
红薯已然成熟,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采收地里的收成。
开始劳作吧!蒙宇朗声宣布。
遵命!众人齐声响应。
田间顿时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人们分工协作,割藤的割藤,掘薯的掘薯。
好大一片红薯!
一位农夫从土里拔起一株红薯,只见根部挂着七八个硕大的块茎。
“这株上的红薯,怕是有七八斤重呢。”
“这一整片地能收多少啊?”
农夫忍不住惊叹。
“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四五千斤!”
蒙宇答道。
“老天爷!一亩地四五千斤?我该不是在做梦吧?”
农户们听了蒙宇的话,又惊又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过去种稻谷,一亩最多收四五百斤。
如今这产量竟是过去的十倍,实在令人震撼。
“国婿爷,您可别哄我们,一亩地怎可能收四五千斤?”
“是啊,这话当真?”
一些农户仍难相信,纷纷向蒙宇追问。
“你们不如现在就把这些红薯挖出来,过过秤就知道了。”
蒙宇说道。
“国婿爷莫怪,我们不是不信,是太高兴了。”
众人以为蒙宇不悦,连忙解释。
“无妨,你们继续挖吧,赶在天黑前把这块地收完。”
于是大家又忙碌起来。
丰收在望,农户们干劲十足,越干越起劲。
每挖一株,底下都结着一串大小不一的红薯。
一株如此,株株如此。
大家渐渐信了蒙宇的话——一亩地,或许真能收四五千斤。
人人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当初蒙宇让他们种红薯,他们虽照做了,却不知这作物的味道与收成。
如今亲眼见到满地红硕的果实,只觉又惊奇又振奋。
傍晚时分,农户们停下农活,用牛车将红薯运回家中。
“国婿爷,这么多红薯一时吃不完,能放多久啊?”
有人问道。
“红薯怕冻。
只要不冻着,放半年甚至一年都不成问题。
但一受冻,就容易烂。”
蒙宇回答。
“哎呀,眼看入冬了,吃不完的怎么办?”
“可以在家里挖个地窖储存。”
蒙宇说。
“如果不愿挖地窖,你们可以把地瓜切成片,晒成地瓜干。”
“地瓜干比新鲜地瓜耐放,也不怕冻。”
“吃不完的地瓜,可以拿去市场上卖,也可以卖给食神居。”
蒙宇说道。
“太好了,这下我们就安心了。”
听到蒙宇的解释,农户们都放下心来。
“这红薯要怎么吃呢?”
有人问。
“红薯可以烤着吃、蒸着吃,也能去皮切块煮成地瓜粥,还能和大米一起煮饭。”
蒙宇回答。
“太好了,原来红薯有这么多吃法。”
大家听完蒙宇的话,都恍然大悟,对红薯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下来几天,农户们忙着挖红薯,几天之后,地里的红薯终于全部收完。
每户都收了几千斤红薯,家里的红薯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交了蒙家的地租之后,他们每家还剩下三四千斤红薯。
这天,食神居推出了三种新菜:煮地瓜、拔丝地瓜和地瓜粥。
地瓜这种新鲜食材,终于以菜品的形式在咸阳城亮相。
不出所料,这三道菜又火了。
人们又一次通过食神居,认识了一种新的食物。
现在,他们又通过食神居接触到红薯,并尝到了它的美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老婆是华阳公主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秦:我的老婆是华阳公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