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林凡忙碌的身影拉得老长,他在窝棚旁新开辟的“院子”里,小心翼翼地将最后几块沉甸甸的矿石样本码放整齐。这些来自岛屿深处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石头,不仅仅是矿物,更是他通往更强未来的钥匙。指尖触碰冰凉的矿面,那股独特的磁性共鸣让他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就能将它们熔炼锻造成锋利的刀剑。
然而,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很快将他拉回现实。仅仅是搬运这几块不算最大的矿石回来,就让他感到肌肉酸胀,气喘吁吁。而想要开采、冶炼这些深埋岩层中的宝藏,需要的力量、耐力和对能力的精细掌控,远非现在可比。更不用说,脑海中那个将磁力加速应用于攻击,实现“电磁投射”的构想,对精神力的负荷和操控精度的要求,更是高得吓人。
空有宝山而无开采之力,这是最令人焦虑的。林凡很清楚,发现矿脉的兴奋过后,摆在面前的是更加枯燥、却也更加基础的环节——打熬自身。外挂(恶魔果实)已经到位,蓝图(科学知识)也已清晰,但现在制约他发展的,是承载这一切的“硬件”本身——他的身体和精神。
不能再这样凭着本能和危机驱动来零散地提升实力了。他需要一套系统、科学、可持续的变强计划。工科生的灵魂让他本能地拒绝混沌成长,他渴望数据、指标和可量化的进步。
夜幕降临,篝火噼啪作响。林凡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休息,而是就着火光,用烧黑的木炭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树皮上,开始勾画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份“个人实力提升规划图”。
树皮上,线条和符号逐渐清晰,分成了三个核心板块,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
体能根基(硬件升级): 这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体魄,再精妙的能力也无法持久施展。计划包括:
耐力与力量: 每日沿海滩负重折返跑(从空手到逐渐增加矿石重量),蛙跳,攀爬礁石崖壁,核心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
柔韧与反应: 基础的拉伸练习,以及应对突发攻击的躲闪训练(可以对着摇摆的藤条练习)。
目标: 提升体力上限,增强肌肉力量,确保能支撑高强度的能力使用和未来繁重的体力活(如采矿、锻造)。
能力掌控(软件优化): 核心是开发磁力果实。他将其细化为:
精度: 从操控沙砾中的铁屑开始,练习将其分离、聚合成特定形状;尝试用磁力“拿起”更细小的缝衣针(如果以后能找到)。
范围: 每日测试最大操控距离。以短刀为基准物,从十米开始,逐步向更远距离尝试操控,记录精神疲惫的临界点。
强度与复杂度: 测试同时操控多件金属物品的数量上限(从两把匕首开始);尝试操控更重的物体(如大块矿石);练习维持能力的时间(如让短刀持续悬浮)。
目标: 量化能力参数,突破现有极限,实现更精细、更远程、更持久、更复杂的操控。
剑术基础(应用载体): 能力需与战斗技巧结合。即便未来能力更强,近身武器仍是重要补充和能力的放大器。
基础动作: 每日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劈、砍、刺、撩、格挡等最基础的剑招。不求华丽,但求发力准确、姿态稳定。
步法配合: 结合简单的进退、闪避步法进行练习。
目标: 形成肌肉记忆,打下扎实的剑术根基,为将来将磁力附着于剑身或飞剑术做准备。
计划制定完毕,林凡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这不是一时热血的冲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次日黎明,第一缕阳光刺破海平面时,林凡的“特训”便正式开始了。
极限测试日:
他首先进行能力基准测试。将短刀放在沙滩上,自己一步步向后退,集中精神尝试操控。十五米内,操控灵活,如臂使指。二十米,开始感到微弱阻力,刀身微颤。二十五米,阻力明显增大,需要耗费更多精神力才能保持稳定。到达三十米左右时,头痛感袭来,短刀摇摇欲坠,这几乎是当前操控距离的极限。他默默记下这个数字。
接着是重量测试。他放弃短刀,选择那些矿石。操控一小块拳头大的矿石,比操控短刀费力数倍,只能勉强离地悬浮,移动缓慢且极其消耗精神。当尝试操控一块更大的矿石时,几乎纹丝不动,精神力的消耗却如开闸放水,瞬间见底。极限重量,约等于短刀加两把小石子的总重。
最困难的是多线操控测试。他找来几片散落的、指甲盖大小的锈铁片。尝试同时操控两片,让它们绕着自己飞行,已是手忙脚乱,轨迹歪斜。增加到三片,大脑仿佛要分裂,铁片互相碰撞,纷纷坠落。目前极限,同时精细操控两件小型金属物,或者勉强“推动”三四件,但无法精确控制轨迹。
一番测试下来,林凡汗流浃背,脸色苍白,太阳穴突突直跳,像是连续进行了几个小时高强度的脑力计算。他瘫坐在沙滩上,大口喘气,心中却对自身能力的边界有了清晰的认知:范围小、负荷低、多线程处理能力弱。短板清晰可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贼:我的磁力科技树点满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海贼:我的磁力科技树点满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