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静书专业而温和的引导下,苏言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他不再将失声视为一个羞耻的烙印,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并接纳那段尘封的创伤。他学会了用画笔和色彩来宣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画作中灰暗的色调逐渐被明亮、温暖的色彩所取代,甚至开始出现大胆、充满生命力的抽象线条。温静书说,这是他内心力量复苏的迹象。
更重要的是,苏言对“重新发声”的恐惧,逐渐被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所取代。温静书巧妙地将他绘画中的“表达欲”与“发声”联系起来,告诉他:“你的画笔已经替你说了很多话。现在,我们只是尝试为这些话,找到一个更直接的声音载体。就像给你的画,配上最合适的背景音乐一样。”
这个浪漫的比喻,深深打动了苏言。他开始主动在平板上搜索一些关于声带康复的简单资料,虽然看不太懂,但那专注的神情,让沈屿既心疼又欣慰。
时机渐渐成熟。沈屿知道,是时候将生理治疗提上日程了。他再次与医疗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确定了一个分阶段、极其谨慎的治疗方案:第一阶段,采用最先进的微创声带修复术,旨在激活休眠的神经和修复轻微的物理损伤,创伤小,风险相对可控。术后,将配合长期的、专业的发声康复训练。
这一次,沈屿没有选择在花房或者客厅那样随意的环境告知苏言。他选择了一个周日的清晨,阳光正好,他带着苏言去了市郊一处僻静的、他名下的温泉别墅。这里环境清幽,没有外人打扰,能最大程度地让苏言放松。
早餐后,沈屿牵着苏言的手,漫步在别墅后院私密的竹林小径中。晨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鸟鸣清脆,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宁静得让人心旷神怡。
走到竹林深处的一座小亭子里,沈屿停下脚步,让苏言坐在铺着软垫的石凳上,自己则坐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目光平静而认真地看着他。
“苏言,”他开口,声音低沉而稳定,“温医生告诉我,你做得非常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勇敢。”
苏言听到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笑,回握住沈屿的手。
沈屿继续道:“心理上的准备,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我和医生们商量后,觉得……我们可以开始下一步了。”他顿了顿,观察着苏言的反应。
苏言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一丝紧张掠过,但很快被一种下定决心的光芒取代。他点了点头,示意沈屿继续说下去。
沈屿拿出平板电脑,调出早已准备好的、经过高度简化的治疗方案示意图——没有冰冷的医学术语,只有形象的卡通图示:一个可爱的小人,喉咙部位有一个小小的“锁”,被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打开,然后小人发出了一个代表声音的符号“?”。
“你看,”沈屿指着图示,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第一步,是一个很小的手术。医生会用一种非常精细的工具,像最灵巧的锁匠一样,轻轻地‘唤醒’你喉咙里睡着了的‘小精灵’(神经)。这个过程很快,也不会很痛,就像睡一觉就好了。”
他避开了所有可能引起恐惧的词汇,将手术描绘成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过程。
“手术之后,”沈屿滑动屏幕,出现第二张图,是小人在一个温柔的引导下练习发声,“我们需要跟着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做一些有趣的练习,帮助‘小精灵’慢慢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就像你小时候学画画一样,需要一点点练习。”
苏言看着那充满善意的图示,听着沈屿温柔的解释,心中的恐惧被驱散了大半。他抬起头,看着沈屿,琉璃色的眼睛里充满了信任,用手语问:“你会陪着我吗?每一步?”
“当然。”沈屿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收紧握着苏言的手,力道坚定,“手术的时候,我会在门口等你。你醒来第一个看到的人,一定是我。康复训练的时候,只要你想,我就在你身边。我保证。”
这坚定的承诺,像最坚实的铠甲,武装了苏言的勇气。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竹林的清新气息和沈屿给予的力量都吸进肺里。然后,他重重地点头,抬手,用了一个沈屿教他的、表示“约定”的手势,紧紧勾住了沈屿的小指。
“拉钩。约定好了。”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在完成一个庄重的仪式。
沈屿看着他那副认真的模样,心中软成一片。他低下头,额头轻轻抵着苏言的额头,鼻尖相触,呼吸交融。“约定好了。”他低声重复,如同最郑重的誓言。
在竹林清幽的怀抱中,两人完成了这个无声却重于泰山的约定。阳光透过枝叶,在他们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仿佛连自然都在为他们的勇气加持。
从别墅回来后,具体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却又井然有序地展开。沈屿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工作,将办公地点完全移到了家中,确保能随时陪伴苏言。他亲自与主刀医生敲定了每一个细节,从麻醉方案到术后护理,事无巨细。他甚至让厨师根据术后饮食要求,提前研发了一系列既营养又美味、易于吞咽的食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沈总的小哑巴又乖又甜请大家收藏:(m.2yq.org)沈总的小哑巴又乖又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