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言正式进入高考前最紧张的冲刺阶段后,沈屿感觉自己彻底过上了“深宫怨夫”的生活。他的言言,那个曾经会软软地靠在他怀里、会主动索吻、会因为他一点小小的亲昵就脸红的小爱人,仿佛被一个名叫“高考”的妖怪抓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里只有公式、单词和画板的“学习机器”。
“失宠”的日常
沈屿的“失宠”体现在方方面面。早晨,他再也享受不到温柔的早安吻,苏言总是比他起得更早,客厅里传来的是英语听力或古文背诵的声音。他想凑过去从背后抱一下,苏言会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轻轻一颤,然后头也不回地拍拍他的手背:“别闹……背到关键处了。”语气温柔,但注意力完全不在他身上。
午餐和晚餐时,苏言吃得很快,席间讨论的不再是电影或趣闻,而是某道数学题的几种解法,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沈屿试图把话题引开,苏言会“嗯嗯”两声,然后很快又绕回学习上。那双漂亮的眼睛下面,甚至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让沈宇心疼不已,却又不敢强行打断他的节奏。
最让沈屿难以忍受的是夜晚。以前那是属于他们的亲密时光,现在却成了苏言挑灯夜战的战场。沈屿洗完澡,穿着苏言最喜欢的丝质睡袍,喷了点淡香水,甚至故意没系好带子露出结实的胸膛,试图进行“色诱”。结果苏言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说了句“洗完啦?早点睡”,就又埋首于题海之中,连多一秒钟的停留都没有。
沈屿躺在床上,看着不远处那个在台灯下奋笔疾书的背影,内心充满了巨大的失落感和……一丝丝委屈。他感觉自己像个被抛弃的大型犬,急需主人的抚摸和关注,而主人却只顾着啃那块叫“高考”的硬骨头。
幼稚的“抗议”与无效的“争宠”
沈屿不是没尝试过“抗议”。他试过在苏言学习时,故意弄出点声响,比如把杯子放得很重,或者频繁地进出书房。苏言起初会疑惑地看他一眼,后来干脆戴上了降噪耳机。他也试过“争宠”,比如拿出比逸辰溪的笔记更精辟的解题思路给苏言讲解,苏言会星星眼地夸他“好厉害”,但听完道完谢,又立刻投入下一轮复习,留下沈屿一个人品尝那点短暂的成就感。
他甚至有点“嫉妒”起那些复习资料和试卷了。它们占据了苏言几乎全部的时间和心神,而他这个正牌老公,却仿佛成了背景板。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酸溜溜地对苏言说:“言言,你现在眼里只有这些书,都没有我了。”
苏言从题海中抬起头,茫然地看了他几秒,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了。他放下笔,走过去主动抱住沈屿的腰,把脸贴在他胸口,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和歉意:“对不起嘛……等考完……好好陪你。现在……真的……时间好紧。”
这软软的一抱和一句承诺,瞬间抚平了沈屿大半的怨气。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收紧手臂,叹口气:“我不是怪你……是心疼你太累。也要注意休息。”
战略转移:从“索取关注”到“全力支持”
沈屿毕竟是沈屿,短暂的“怨夫”心态后,他迅速调整了策略。既然直接“争宠”效果不佳,甚至可能给苏言增加心理负担,那他不如将精力转移到更有效的地方——为苏言扫清一切障碍,提供最坚实的后勤保障,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冲刺。
他不再试图打扰苏言学习,而是将“存在感”体现在无声的细节里:苏言书桌上的水杯永远有温度刚好的温水;深夜时,总会有一碗精心炖煮的补品悄无声息地放在他手边;公寓的温度、湿度被调节到最适宜学习的状态;所有可能打扰到苏言的访客(尤其是贺屿森这种“危险分子”)都被沈屿巧妙地挡在了门外。
他还动用了自己的人脉,为苏言请来了顶尖的学科名师进行最后的冲刺点拨,但安排得极其巧妙,都是线上或错开苏言主要休息时间,确保效率最大化,又不给苏言增加额外压力。他甚至仔细研究了苏言的模拟卷,帮他分析失分点,制定最后的查漏补缺计划,其严谨程度不亚于处理一个上亿的商业项目。
更重要的是情绪上的支持。当苏言因为一次模拟考失利而情绪低落时,沈屿不会说“没关系下次努力”这种空话,而是帮他客观分析试卷,找到问题所在,然后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他:“言言,你的基础已经很扎实了,这只是一个小波动。我相信你的能力,绝对没问题。”他的沉稳和信任,成了苏言慌乱时最有效的镇定剂。
“曲线救国”的温情
沈屿还发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好方法——融入苏言的学习生活。他不再试图把苏言从书桌前拉开,而是选择陪伴。苏言学习时,他就在旁边的沙发上看书或处理邮件,营造一种安静共处的氛围。休息间隙,他会自然地走过去帮苏言按摩一下僵硬的肩膀,或者递上一块水果,顺便聊几句与学习无关的轻松话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沈总的小哑巴又乖又甜请大家收藏:(m.2yq.org)沈总的小哑巴又乖又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