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凤驾离宫,带来的不仅是后宫权柄的彻底集中,也使得一些被暂时搁置的问题浮出水面,首当其冲的,便是几位皇子的安置与教养。
窗外日头正烈,蝉鸣聒噪,坤宁宫内却因摆放了足量的冰鉴而一片清凉。
沈清漪并未因独掌六宫而急于揽权或彰显存在,反而比往日更加沉静。她端坐于窗下的紫檀木书案后,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宫册,上面详细记载着各位皇子、公主的谱系、年岁、生母、现居所及近况。
纤细白皙的指尖缓缓划过墨字,她的目光沉静如水,逐一思量。
大皇子萧煜,已故端慧皇贵妃李氏所出,自李氏去后便一直由太后亲自抚养在慈宁宫。如今太后离宫,并未将大皇子带往玉佛山,而是留在了宫中,暂居慈宁宫偏殿,由太后留下的得力嬷嬷和宫人照看。这是个敏感的存在,动不得,也轻易亲近不得。
当时李氏死得极为不光彩,但顾及大皇子,萧珩还是给李氏追封了皇贵妃的位分,只是葬礼简薄,丝毫看不出李氏生前的风光。
大皇子那时已经记事,知道自己的生母做错了事,偏偏又天生继承了生母的几分执拗,自李氏去后便越发沉郁,太后虽然不喜李氏,却对孙子有几分心疼,把他拘在慈宁宫照看,希望佛经能让这个孙子心里好受些。
二皇子萧铭,惠昭仪所出,因其母妃品级尚可,长于惠婕妤身边,前一阵被太后下旨抱去了皇子所,由专门的嬷嬷和启蒙师傅教导。如今惠昭仪禁足,于他而言,影响相对最小,只是少了生母时常探望。
三皇子萧逸,生母只是个位份低微的美人,生产时便血崩而亡。这孩子如今将满七岁,一直由皇子所的宫人抚养,性子似乎有些怯懦。正是需要一位养母给予关怀教导的年纪。
四皇子萧瑞,与三皇子年岁相仿,生母是敬婕妤宫中的一位采女,因生产时伤了根本,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四皇子便一直由当时位份较高的敬婕妤抚养在绮春宫。如今敬嫔因过错被禁足,自身难保,自然不能再抚养皇子。
沈清漪的指尖在“四皇子萧瑞”和“敬嫔”几个字上轻轻点了点。按宫规,皇子年满六岁,本就该迁入皇子所统一教养,与生母或养母分离,以避免后宫干政。如今借着敬嫔被贬禁足的由头,将四皇子迁出绮春宫,正是顺理成章。
至于三皇子……沈清漪眸光微闪。为他寻一位合适的养母,只是这人选,需得仔细斟酌。家世不能太高,性子需温良敦厚,懂得分寸,且不能与她或太子过于亲近,以免形成新的势力,引来萧珩猜忌。
她合上册子,身体微微后靠,倚在引枕上,闭目凝神。殿内只闻冰鉴融化的细微滴水声,以及偏殿隐隐传来的太子萧宸咿呀学语的稚嫩声音。
深思片刻后,她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清明决断。
“云袖,”她轻声唤道,“传本宫懿旨,着内务府即刻整顿皇子所,加派稳妥可靠的嬷嬷、宫女、太监各四名,务必确保皇子所供应无缺,照料周全。尤其是大皇子处,一应份例比照旧例,再加三成,不得有误。”
云袖应声而去。
沈清漪又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字迹端正秀逸。她并未直接下达关于皇子迁移或择养母的指令,而是将几位皇子目前的情况,尤其是三皇子需择养母、四皇子需迁居皇子所之事,条理清晰地陈述一遍,并附上自己的初步考量——强调遵循祖制,以皇子前程为重。
写毕,她轻轻吹干墨迹,将其装入一封奏事用的信封,用火漆封好。
“备轿,去太极殿。”她起身,理了理裙裾。
此时并非萧珩日常批阅奏章的时候,但听闻皇后觐见,且是为皇子之事,萧珩很快便在偏殿宣见。
沈清漪行礼后,并未赘言,直接将信奉上:“陛下,母后离宫,宫中诸事臣妾不敢专断。尤其关乎皇子教养,乃国本所系,臣妾思量再三,特将情况禀明陛下,请陛下圣裁。”
萧珩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中内容客观,并无任何揽权或夹带私心的迹象,完全是一副秉公处理、恭请圣意的姿态。
他放下信,看向沈清漪的目光带着赞许:“皇后思虑周全。皇子教养,确是大事。”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大皇子既留在慈宁宫,一切便依母后旧例,加派人手小心伺候便是。二皇子仍在皇子所,规矩照旧。”
他顿了顿,看向沈清漪,“至于四皇子,年已六岁,按制该迁入皇子所。敬嫔既已禁足,便即日办理吧。皇后觉得,由谁负责迁移事宜更为稳妥?”
沈清漪早有腹稿,从容答道:“臣妾以为,可由内务府总管协同皇子所掌事太监一同办理,臣妾再从坤宁宫遣一名得力女史从旁协助,务必确保四皇子平稳过渡,不致受了委屈。”
“准。”萧珩点头,对于沈清漪安排之细致表示满意。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三皇子萧逸”的名字上,“三皇子……年近七岁,确实需要个养母照拂。皇后可有人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凤转身,侯门悔,宫阙深请大家收藏:(m.2yq.org)凤转身,侯门悔,宫阙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