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盯着电脑屏幕,那行“能不能不在屋里播?”还挂在搜索框里,光标一闪一闪,像在催他拿主意。屋外的楼道灯刚亮了一瞬,又灭了,整栋楼安静得只剩下路由器风扇还在坚持。
他没去推电闸。反而伸手把桌角那台旧手机捡起来,插上充电线,点了开机。
屏幕亮起,是上次直播结束后的后台数据截图——87人观看峰值,一条“小星星”礼物,评论区第一次出现“你比昨天好一点了”的留言。他盯着看了三秒,手指一划,锁屏。
“困在四面墙里,拼死拼活做一碗面,结果人家动动嘴皮子,流量全给我截了。”他自言自语,“那我不在这儿播,行不行?”
话音落下,他自己先愣了一下。
随即,嘴角扬了起来。
“要不……我出去?”
他猛地起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灰的帆布包,翻出记事本,撕下一张空白页。笔尖戳在纸上,写下三个字:**户外播**。
然后停住。
“播啥?”
他歪头想了想,笔尖一转,在下面写:“探地方”。
再补一句:“没人去的、有点故事的、看着就不太安全但其实还能进的。”
写完自己念了一遍,笑出声:“这不就是城市探险嘛!谁家厨房天天有人蹲着看炒菜,但荒楼野水库,谁不好奇?”
他重新打开电脑,搜“城郊废弃地”,页面跳出一堆帖子。什么“沉湖水库鬼影实录”“老电厂地下室有门打不开”“水泥厂塌方后封路三年”。
他点开一个视频,画面里是个生锈的大铁门,博主戴着手套推了两下没推动,配乐阴森森的。底下评论:“装神弄鬼”“滤镜太重”“一看就是摆拍”。
苏然摇头:“太假。我要真去,就不演。”
他关掉网页,打开购物平台,搜索“防水手机袋”。挑了个最便宜的,顺手加购了便携三脚架、移动电源、防风打火机、头灯、折叠水壶。
付款时卡了一下——余额只剩一千二。
他咬牙,删了头灯和水壶,只留下最关键的几样:三脚架、电源、防水袋、背包。合计三百八十二。
订单提交成功,提示“预计明日送达”。
“够了。”他靠回椅子,“先试一次,万一没人看,也不亏到家。”
他抓过记事本,翻到背面,开始画流程:
1. 出发前直播开场,说明地点;
2. 徒步路上讲背景故事(提前查资料);
3. 到达目标,实地探索,边走边解说;
4. 找个干净角落,简单做饭(延续“做饭主播”人设);
5. 结尾互动,问观众下次想去哪儿。
写完,他念了一遍,点头:“既有新鲜感,又不丢老粉。”
正准备合上本子,手机响了。
张峰来电。
他接起来,那边声音带着笑:“兄弟,想通了没?换平台还是改内容?”
“都不。”苏然说,“我打算搬出去播。”
“啊?”
“不在屋里播了。明天去城郊沉湖水库,徒步进无人区,全程直播。”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接着爆发出一声大笑:“你疯啦?那边连信号塔都没有,你拿啥直播?”
“有移动电源,有手机,有三脚架。”苏然平静地说,“我查了,联通信号弱但能连,实在不行就录播剪辑发短视频。”
“那你安全呢?万一迷路?摔了?碰上野狗?”
“我带指南针,走主路,不钻深林。”苏然顿了顿,“再说了,真出事,直播间观众也能提醒我。”
张峰啧了一声:“你还真把观众当队友用啊。”
“不然呢?”苏然笑,“以前他们骂我,现在他们夸我。那以后,他们还能救我。”
张峰沉默片刻,忽然说:“行,你要真去,我陪你。”
“不用。”苏然打断,“我自己来。这次不一样,不是求人推,是让人主动点进来看。我要让那些压我的人知道——我不靠推荐,也能火。”
张峰没再劝,只说:“行,那你小心点。装备够用不?要不要我借你个对讲机?”
“不用。”苏然看着桌上刚打印出来的A4纸,“我自己搞。”
挂了电话,他打开文档,敲了一段话: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在坚持直播?
我不是为了红,也不是为了钱。
我只是不想有一天,回头看,发现自己早就放弃了。”
他删掉最后一句,改成:“我只是觉得,有些地方,总得有人去看看。”
然后配上标题:“城市边缘探秘计划·第一站:沉湖水库”。
他找了个旧海报板,裁成一半,用马克笔手写标题,画了个简笔地图,标出路线和集合点。拍了张照,发到粉丝群和短视频账号。
又剪了段三十秒的预告视频。
画面开头是锅铲轻轻放在灶台上,镜头缓缓抬起,穿过窗户,望向远处模糊的山影。
背景音乐一起,字幕浮现:
“做了二十场美食直播,我被踢出了推荐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请大家收藏:(m.2yq.org)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