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刚踩上那块石板,鞋底一滑,苏然整个人往前扑去。他本能地伸手撑地,三脚架“哐”地砸在石头上,手电筒滚出去老远,光束歪斜着照进灌木丛。膝盖重重磕在碎石堆里,疼得他倒抽一口凉气。
但他没喊,也没骂,只是趴在地上缓了两秒,然后慢慢把腿收回来,坐在地上揉了揉伤处。这次没破皮,但旧伤叠新痛,走路更费劲了。
他捡回手电,拧紧灯头,心里却冒出个念头:要是有人在旁边拉一把,刚才这一跤根本不会摔。
第二天中午,苏然坐在出租屋的小折叠桌前,手机插着充电线,屏幕正播放一段模糊的录像。画面晃得厉害,偶尔能看清树影和脚下的路,更多时候只是一片摇晃的绿。他盯着看,左手拿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第一,没地图。”他念叨一句,在纸上划下第一条。
“第二,设备全靠手机撑着,没备用电源。”第二条也记上了。
“第三……一个人太悬了。”他顿了顿,把这条写得格外用力。
视频播到一半卡住,加载了几秒才继续。他皱眉,意识到当时直播中断不是偶然,而是从一开始就埋了雷——没信号、没备份、没退路。
他退出播放器,打开地图软件,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圈出一片新区域。这地方离沉湖水库不远,但属于开放林区,有巡护道,也有信号塔覆盖。最重要的是,网上有人拍过这里的废弃水闸,长满了藤蔓,看着有点神秘,又不至于违法闯入。
他截图保存,顺手打印了一份路线图,还标了三个打卡点和两个备用撤离路径。
第三天下午,快递到了。
纸箱拆开,里面是清一色黑色装备:登山包、防水手电、多功能军刀、急救包、GPS定位仪、对讲机。他还特意买了双高帮防滑登山鞋,鞋底纹路深得像拖拉机轮胎。
他在客厅地板上一件件摆开,像在组装一台精密机器。手电试了三次,电量满格;对讲机拿到阳台测试,和楼下小卖部老板通上了话,声音清楚得很;GPS开机搜星,十秒锁定位置。
他把所有东西分类装袋,药品用密封夹封好,电池单独放防潮盒,连创可贴都按尺寸分了类。最后把新鞋套上鞋袋,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张峰是周四晚上来的。
他推开烧烤摊油腻的玻璃门,一眼就看见苏然对着一张A4纸指指点点,桌上摆着个迷你帐篷模型和一个还在响的对讲机。
“你这是要上山还是搞军事演习?”张峰坐下,顺手拿起那份路线图翻了翻,“哟,还有登高线?你还真当自己是户外博主了。”
“上次差点交代在山里,我可不想再来一遍。”苏然把一杯冰啤酒推过去,“所以这次,我得靠谱点。”
“那你找我干嘛?我又不是节目效果担当。”
“你是体能担当、方向担当、安全担当。”苏然正色道,“我一个人走偏了都不知道,你不一样,你军训时能把迷彩服走成阅兵方阵。”
张峰笑出声:“少来这套。你上次是不是连指南针都没带?”
“带了,但它好像对铁矿石特别感兴趣,全程往左偏。”
“那你不早说!”张峰摇头,“这不叫探险,这叫自杀式直播。”
“所以我现在全改了。”苏然拍拍背包,“GPS、对讲机、急救包、备用粮,连天气我都查了一周。未来三天晴转多云,最高温二十三,风力二级,适合出行。”
“你连风力都差?”
“我连明天早餐吃什么都在备忘录里写了。”
张峰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发现这家伙眼神不一样了。不是那种瞎冲动的兴奋,而是一种冷静的执着,像是真打算把这事干成。
“你真想继续做这个?”他问。
“嗯。”苏然点头,“我不想再被困在原地,等着别人来救我。我想自己掌握方向。”
张峰沉默了一会儿,抓起对讲机摆弄了一下:“这玩意儿能传多远?”
“官方说五公里,实测三公里没问题。”
“那行。”他把对讲机往桌上一放,“我跟你去。但有三个条件。”
“你说。”
“第一,听指挥,你不许乱冲;第二,每半小时报一次位置;第三,遇到不对劲的情况,立刻撤,不许逞强。”
“成交。”苏然伸出手。
两人击掌,塑料杯被震得晃了晃。
周五早上七点,苏然站在镜子前检查装备。冲锋衣拉链拉到顶,帽子折好塞进侧兜,背包背在肩上,重量刚好压在腰椎上方,不偏不倚。他弯腰、转身、蹲下,动作利落,没有一点卡顿。
脚踝还有点隐隐作痛,但他穿了加压护踝,外面套着新鞋,走起来稳多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镜子,拎起背包往门口走。
楼下,张峰已经到了,穿着一身灰绿色战术外套,背着个比苏然还大的包,手里还拎着根伸缩登山杖。
“你这是要去登珠峰?”苏然愣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请大家收藏:(m.2yq.org)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