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四,宜嫁娶、开市、动工。
没有红毯,没有香槟,没有记者,更没有喧闹的开机仪式和剪彩。
张峰的第一部戏《信号》正式开拍。
是的,没错,张峰选的第一部戏,正是那部在他融合的未来记忆中,口碑炸裂、被誉为刑侦剧天花板的韩剧《信号》!
这是他考虑很久做出的选择。
其实,凭借着脑中那份来自未来的“宝藏”,他知道后世有太多爆火的剧可以提前“复制”。
仙侠、古偶、甜宠、悬疑……各种类型,应有尽有,但他最终还是锁定了《信号》!
原因很简单:时间点!
现在是2010年,这个时期,国内的网剧市场,还远远没有迎来它后来的大繁荣和大爆发。
观众对于在网上看剧的习惯,还在培养阶段。
要想在这个尚未成熟的市场里迅速吸引眼球、破冰而出,无疑,刑侦剧是最具优势的类型。
甚至没有之一。
刑侦剧节奏紧凑、悬念迭起、情节抓人,天然就带着强大的吸引力,能让观众追着看下去。
就连《重案六组》那种只知道吹捧怎么怎么辛苦、怎么怎么不怕牺牲、很少有反转再反转的悬念的电视剧,都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可想刑侦剧有多大的受众!
韩剧《信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其极其严谨的逻辑推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以及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在斗瓣评分高达9.2分,是妥妥的现象级“神剧”。
张峰希望通过这部剧,一炮打响。
这部剧的剧名还叫《信号》,张峰连名字都没改。
吴樾出演的是长期未结案件专案组组长车秀贤,这是一个冷静睿智、经验丰富、气场强大的女警察。
吴樾的演技和气质,与这个角色高度契合。
老警察李材韩由刘亦君饰演,他的性格执着、坚韧、甚至有点固执。
刘亦君的表演深沉有力,能很好地驾驭这种角色。
而年轻的心理侧写师、警察朴海英,张峰找了今年刚从北电毕业的朱艺龙出演。
朱艺龙不仅是科班出身,而且已经出演过一部电视剧,不算是新人了,价格也便宜,每集只有2000块钱,完全符合张峰对“物美价廉”的要求。
而此时的朱亿龙还没有与未来那家签了35年合同的公司签约,不过,上次张峰去京城时听他讲,那家公司已经开始和他接触了。
35年的合同?
绝对称得上史上最长的经纪人合同。
这简直太坑了!
张峰既然介入了,自然要提醒一下朱艺龙,上次在京城和他见面时,就建议朱亿龙等一等,等他们这部戏播完之后,看看情况再签。
理由是:万一自己主演的戏大爆了,还可以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
朱艺龙想了想,觉得张峰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
现在,这部剧的背景被拉到了东南亚国家,在剧中人物的名字他也稍微做了一些改变,吴樾剧中人物名字叫林秀贤,李材韩名字没变,朴海英则变成了陈海英。
李艺同在剧中出演那个性格超级自恋、率直到令人惊叹、行为马虎、走路时丝袜抽丝、上厕所翻跟头的女法医,名字叫吴云舒。
这几个主要人物,张峰出于私心,也为了迎合国内的观众,全部设定为华裔。
至于其他人物,都是东南亚人,名字也充满了地域色彩,诸如拉马、萨曼、巴颂、普拉克等等。
多说一句,他从北电、中戏拉过来的演员中,还有几个未来的明星,窦晓、张薄宇、潘芝琳、李莼。
倒不是他们的演技有多好,但他们既然在未来能成功,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张峰也就是顺手拿来一用。
留点香火情,之后说不定还要找他们拍戏!
同时,还有点恶趣味,将来这些明星成名之后,可能有观众三刷四刷《信号》时,会发现,怎么这么多明星都在里面出过镜?
也算是一段佳话。
……
此时,靳超正带着一帮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从车上往下卸设备:沉重的摄影机、灯光架、硕大的柔光箱、还有塞满各种道具的塑料箱……
靳超满头大汗,指挥着大家把设备搬到指定位置,嘴里不停地喊着:“小心点,轻拿轻放,摄影机放那边,灯光架靠墙,道具箱放角落,快点快点,导演马上要看景了……”
现场一片忙碌……
张峰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T恤,一条磨得起了毛边的牛仔裤,脚蹬一双旧运动鞋,手里捏着一个边缘磨损严重的导演取景器,正透过小小的目镜,反复观察着即将拍摄的场地。
今天准备拍的全部都是警局里的戏份,而且,接下来几天要把警局里的戏份全部拍完,而且是5个案件里的警局戏份全部拍完。
这也是影视剧拍摄的常规操作——不是按照剧本的情节的时间顺序往下拍,而是按照场景来拍!
同一个场景下的所有戏份,无论它在剧中是第几集,都集中在一起拍完。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省钱省力。
对任何剧组来说,最劳民伤财、最让人头疼的环节就是转场。
从一个拍摄场地转到另一个场地,需要重新运输大量设备、重新布景、重新协调场地和人员,耗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张峰这个穷剧组,总共就那么点家底,他可转不起几次场。
所以,他必须精打细算,把“场景集中拍摄”的原则贯彻到极致。
因为吴樾过几天要请假出去宣传《唐山大地震》,肯定要把她在警局里的戏份拍完。
他放下取景器,拿起导演专用的喇叭:“灯光!”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现场的嘈杂。
“主光再压暗10%!我要那种勉强能看清人脸轮廓,但细节模糊的感觉!辅助光往左边挪半米,别让影子太实!”
“收到,导演!” 灯光师立刻回应,开始调整灯具的角度和功率。
“道具!” 张峰又喊道:“桌上那半瓶水,标签撕了!记住,我们是在东南亚,不喝娃哈哈……还有烟盒,捏扁一点,像被人揉搓过很多次的样子!”
“明白!马上处理!”道具师赶紧跑过去,拿起水瓶,撕掉标签,又把烟盒用力揉搓了几下。
喜欢华娱之现实主义导演请大家收藏:(m.2yq.org)华娱之现实主义导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