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逸,农机站那活儿虽说钱不多,但稳当。你先干着,过两年妈再托人给你说个媒……”妈小心翼翼地开口。
“爸,妈。”林逸放下筷子,抬起头,目光平静又坚定地看着他俩,“我不去农机站。”
林建国吃饭的动作顿了顿,眉头皱起来,却没立刻发火。
妈急了:“不去农机站你能干啥?复读?你那分数……唉……”
“我也不复读。”林逸摇摇头,语气清楚地说,“我想去深圳。”
“深圳?!”妈叫了一声,“那么远的地方!你一个人去干啥?听说那儿乱得很!”
一直没说话的林建国终于开口了,声音沉沉的:“你去深圳?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去当盲流吗?”
要是前世十八岁的林逸,听爸这么说,要么犟着顶嘴,要么自卑地低下头。可现在,他身体里装着个闯过商海、看透人情世故的二十八岁灵魂。
他懂爸的担心,但这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爸,妈,我不是一时脑子热。”林逸组织着语言,尽量用他们能理解、又能稍微放心的方式解释,“我打听了,深圳是经济特区,发展得快,机会多。好多有想法、敢闯的年轻人都去了。我不怕苦也不怕累,能从最底层干起。”
他顿了顿,看着爸妈又担心又困惑的脸,抛出个更有冲击力的话:“而且我听说,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国家为了稳经济,可能会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深圳那边好多工厂都在招人,工资比家里高好几倍。我去那儿既能赚钱,还能长见识,比困在镇上农机站有出息。”
“金融……危机?”林建国显然听不懂这个词,但抓住了“国家”“基础建设”“工资高好几倍”这些关键词。儿子说话这么笃定,眼神这么清明,完全不像个刚受了打击、没长大的孩子,倒像是……想了很久。
这反常的成熟,让林建国一时不知道咋反驳。
妈还想说啥:“可是……”
“妈,”林逸打断她,声音放软了些,带着恳求,“给我一年时间,就一年。要是我在外面混不出样儿,就乖乖回来,爸给我找啥工作我就干啥,绝无怨言。”
他看着爸妈,眼神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还有点不符合年龄的沧桑:“我不想一辈子困在这儿,不想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后悔自己连走出去的勇气都没有。”
这话戳中了林建国。他这辈子,就困在了这片土地上。年轻时,他何尝没有过出去闯的念头?只是被生活、家庭和责任磨平了棱角。此刻,他在儿子眼里,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一闪而过的光。
沉默了好久,他终于重重叹了口气,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没看林逸,只盯着碗里剩下的稀饭,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随你吧。”
说完放下碗筷,起身离开饭桌,背影看着有点佝偻,却又像是松快了些。
妈看着丈夫的背影,又看看眼神坚定的儿子,最终也只是红着眼圈,长长叹了口气。
说服爸妈,只是第一步。
回到自己房间,林逸反锁上门,靠在门板上,心脏还在砰砰狂跳。不是紧张,是兴奋。
1998年!这是个啥样的时代啊!
互联网在国内刚冒头,新浪、搜狐、网易才刚开始崭露头角;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大概还在深圳润迅的办公室里琢磨OICQ;马云还在北京到处碰壁,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李彦宏可能还在美国为搜索引擎技术申请专利。
传统制造业和贸易依旧火爆,但数字时代的曙光已经来了。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国内正憋着劲儿,准备开启新一轮经济增长。遍地都是机会,到处都是风口!
对林逸来说,最大的金手指不是知道哪只股票会涨、哪张彩票会中——那些细节他早就忘了。他有的,是比这个时代超前二十多年的眼界,是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还有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他知道未来二十年哪些行业会崛起,哪些模式会改变世界,哪些坑不能踩。
“小钱靠勤,中钱靠智,大钱靠势。”林逸低声念着前世信奉的话。现在,他既知“势”,又有“智”,缺的只是最基础的“勤”和启动资金。
他的目光又落到桌上那台俄罗斯方块手掌机上。一个模糊的计划在脑子里慢慢成型。
南下深圳,第一站必须是华强北!
那里是亚洲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是硬件创业者的天堂,也是草根圆梦的地方。前世,他就是在那儿遇到了博文——那个能为他两肋插刀的兄弟。
想到博文,林逸心里一疼。前世那场肮脏的商业斗争里,博文为了护他,挡了致命一击,死在了街头!博文辍学早,这时候应该已经在深圳混了一年多了。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悲剧重演!不仅要带博文一起站上巅峰,还要护他一辈子安稳!
还有……沈雨涵。
那个优雅又偏执,爱他爱到极致,最后却因他受了重伤的女人。前世他们是在一场产品发布会后相遇的,这一世,命运会不会让他们早点遇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