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孙浩的班时,李德邻跳下战壕,积水瞬间没过了他的脚踝。他皱着眉头,用脚踢了踢粗糙的壕壁,一块松动的泥土应声落下。
“深度够,速度挺快。”李德邻声音冷淡,“可这是战壕,不是水老鼠洞!这壁,敌人没打过来,自己就先塌了!排水更是胡闹!不及格!所有人,饭后加练一小时!”
孙浩和班上学员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走到罗友胜班的阵地,李德邻仔细看了看规整的壕体、畅通的排水沟,以及关键部位用削尖木桩进行的简易加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嗯,像个老兵挖的。懂得利用地形,知道保命要紧。良好!”
最后,他来到邓枫负责的那一段。看到那角度精准、光滑坚固的壕壁,以及那个虽然简陋却非常实用的射击踏垛,尤其是那条巧妙地与罗友胜班排水系统连接、使得他这一段几乎完全干燥的分支排水沟时,李德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用手拍了拍邓枫挖掘的壕壁,纹丝不动。又蹲下身看了看排水沟的走向和深度。
“这是你一个人挖的?”李德邻抬头问邓枫。
“是,教育!”邓枫立正回答。
李德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身后垂头丧气的孙浩班以及其他学员大声说道:“都看清楚了!战壕不是挖个坑就行!要动脑子!邓枫学员这一段,深度或许不是最深,但结构最稳,防炮、防塌、防积水考虑得最周全!这才是真正能保命、能打仗的工事!以后挖战壕,都给我按这个标准来!”
他特意指了指邓枫和罗友胜:“你们两个班,虽然总体评价不同,但懂得相邻阵地互相协同,排水系统能连成一体,这很好!战场之上,就要有这种配合意识!”
孙浩等人看着邓枫那段堪称“样板”的战壕,脸上火辣辣的,再也说不出话来。
罗友胜走到邓枫身边,看着他那段工事,难得地主动开口,声音低沉:“你这手艺,不像学生,倒像干过工程。”
邓枫笑了笑,没有解释,只是说道:“多谢罗班长刚才的排水渠。”
罗友胜摆摆手,看着邓枫,眼神里那份认同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这个学生兵,不仅有想法,而且能落到实处,更难得的是,懂得在集体中如何巧妙地坚持正确的事情,甚至能带动周围的人。
夕阳下,训练场上人影散乱。邓枫和罗友胜并肩走在回营房的路上,虽然话语不多,但一种基于专业认可和战场默契的友谊,已在这泥土与汗水交织的工事中,牢牢地扎根下来。邓枫知道,在这座熔炉里,他不仅在学习如何打仗,更在学习如何与人协作,如何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而罗友胜这样的实战派军官的认可,对他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环境,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m.2yq.org)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