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密报疑云
武昌城光复已近一月,北伐军主力继续向北推进。邓枫的先锋营驻防在鄂豫交界的武胜关一带,这里是通往中原的门户。
清晨薄雾中,邓枫正在检阅新补充的兵员。自晋升营长后,所部兵力已达八百余人,装备也焕然一新。
“立正——”值星官响亮的口令声中,全营官兵整齐列队。
邓枫走过每一个方阵,目光如炬。这些新兵大多来自两湖,眼中还带着农家子弟的淳朴,却也透着对革命的向往。
“稍息。”邓枫站上临时搭起的讲台,“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北伐先锋营的兵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要你们记住三件事:第一,服从命令;第二,苦练杀敌本领;第三,善待百姓。能做到吗?”
“能!”震天的应答声在山谷间回荡。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驰入营。传令兵跃下马背,递上一封火漆密信:“邓营长,师部急令!”
邓枫拆信阅览,眉头渐渐锁紧。信中通报:豫南军阀田维勤部近日异动频繁,其一部已越过省界,意图夺占武胜关天险。
“传各连主官,即刻到指挥部开会。”
不过一炷香工夫,连以上军官全部到齐。邓枫将敌情通报后,指挥部内气氛顿时凝重。
“田维勤部素来彪悍,尤其擅长山地作战。”一连长沉吟道,“若让他们占据武胜关,北伐军北上通道将被切断。”
邓枫立于地图前,手中铅笔在武胜关周边划出数个箭头:“敌军若要夺关,必走这三条路。其中以东路最为隐蔽,也最危险。”
他的判断基于多方情报:既有公开的军情通报,也有通过秘密渠道获取的信息。昨日深夜,他刚刚破译了一份来自上级的密报,提示田维勤部可能与国民党内部某些势力有所勾连。
“罗副营长,”邓枫转向罗友胜,“你带二连加强东路巡逻,发现敌情立即示警。”
“是!”罗友胜领命而去。
会后,邓枫独坐指挥部,再次审视那份密报。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让他心惊——北伐军内部有人暗中与北洋军阀勾结,意图迟滞革命进程。
他铺开信纸,开始写家书。这是与组织联络的掩护。墨迹淋漓间,重要军情已被密写药水记录在字里行间:
“田部南犯,内应未明。武胜关危,速查内奸。”
信写毕,他唤来贴身勤务兵:“将这封信按老地址寄出。记住,一定要在县城的邮局寄。”
勤务兵是他精心挑选的可靠之人,虽不知全部真相,但已执行过多次类似任务。
午后,邓枫亲自巡视防线。武胜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站在关墙上北望,中原大地苍茫无际。
“营长,有情况!”侦察班长飞奔来报,“东路发现敌军先头部队,约一个连,正在秘密接近。”
邓枫心头一凛——果然来了。
他立即下令全营进入战斗位置,同时派通讯兵飞马向师部求援。
然而,两个时辰过去,援军杳无音信。派往师部的第二波通讯兵带回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师部称早已派出增援部队,但途中遭遇“意外”延误。
邓枫站在关墙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正在逼近的敌军。夕阳西下,敌军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他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敌军行进路线极其刁钻,完美避开了他预设的几处警戒哨。
这绝非偶然。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内奸就在身边,而且对他的布防了如指掌。
夜幕降临,敌军开始发起试探性进攻。枪声在群山间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邓枫沉着指挥,利用地形优势一次次击退敌军。但他心里明白,若无援军,仅凭一营兵力难以久守。
深夜,他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主动出击。
“罗副营长,你带两个排在此虚张声势,吸引敌军注意。我亲率主力从侧翼迂回。”
“太危险了!”罗友胜反对,“你是主官,不能轻易涉险。”
邓枫系紧武装带,检查着腰间的毛瑟手枪:“正因我是主官,才必须亲自去。”
他挑选了八十名精兵,趁夜色悄悄出关。山路崎岖,他们如同幽灵般穿行在林间。
子时三刻,他们已迂回到敌军侧后。邓枫仔细观察敌军营地的布置,发现其指挥部设在一个小山村里。
“准备突击。”他低声下令。
然而就在这时,一枚信号弹突然升空,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有埋伏!”士兵惊呼。
邓枫心头一沉——他们的行动被泄露了。
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m.2yq.org)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