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乾佑八年(公元 1177 年)的凉州,秋意浸透了祁连山的雪线,也染黄了城郊的苜蓿地。罗家庄的庭院里,十六岁的罗氏正对着铜镜描眉,镜中少女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指尖捻着的螺子黛是西域进贡的珍品 —— 这是父亲罗结身为凉州六谷蕃部指挥使所能给予女儿的顶配嫁妆。谁也未曾想,三日后,西夏宗室使者的马蹄会踏碎这份静好。
“罗指挥使接旨!” 传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庭院的宁静,“皇帝陛下选秀,闻令嫒淑慎端良,特召入宫,册封为才人,即刻起程!” 罗结脸色煞白,跪倒在地时袍角扫过青砖上的青苔。他深知西夏皇室的规矩:宗室女子多和亲,汉家女子入宫者虽有,却鲜有善终。可面对 “抗旨者夷三族” 的铁律,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塞进缀满银饰的马车,驶向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的深宫。
罗氏入宫的第三日,才见到西夏仁宗李仁孝。这位年近五旬的帝王鬓角已染霜,眼神却温和如春风。他并未即刻临幸,反而指着御案上的《孝经》问道:“你父教你读书否?” 罗氏伏地应答:“家父常言,妇德为首,读书次之。然臣妾以为,明理方能修德。” 仁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凉州女子,竟有这般见识。”
彼时的后宫,权力格局早已暗流涌动。皇后罔氏出身党项大族,育有太子李纯佑,深得仁宗信任;淑妃罗氏(与本文主角同姓不同族)是吐蕃首领之女,手握部分宫禁兵权;而婕妤李氏则是宦官集团的代言人。罗氏入宫后,刻意保持低调,每日除了侍奉仁宗笔墨,便是闭门研读佛经。她深知,在这异族宫廷中,汉家女子的身份既是劣势,也是独特的保护伞 —— 党项贵族虽轻视汉人,却敬畏汉地文化。
乾佑十二年(公元 1181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兴庆府,太子李纯佑染病卧床。皇后罔氏日夜照料,却也不幸被传染,病情日渐沉重。宫中流言四起,有说瘟疫是汉家巫蛊所致,矛头直指罗氏等汉人嫔妃。罗氏听闻后,并未辩解,反而取出私藏的凉州药材,亲自熬制汤药,分赠给宫中患病者。她的举动被仁宗看在眼里,更让一位关键人物对她刮目相看 —— 那便是仁宗的弟弟,越王李仁友。
李仁友手握重兵,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盟友。他看出罗氏虽外表柔弱,却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且无强大的家族背景,易于掌控。一日,他借探望太子之机,暗中派人送给罗氏一枚刻有党项文 “同心” 二字的玉佩。罗氏抚摸着玉佩上冰凉的纹路,心中已然明了: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便能在深宫站稳脚跟;赌输了,便是万劫不复。她没有丝毫犹豫,将玉佩贴身收好,从此踏上了权力博弈的险途。
皇后罔氏薨逝后,仁宗悲痛欲绝,一度无心朝政。后宫之主的位置空缺,淑妃罗氏与婕妤李氏争夺激烈。淑妃凭借吐蕃娘家的势力,在宫中安插了大量眼线;李氏则依靠宦官集团,不断在仁宗面前诋毁对手。而罗氏却反其道而行之,向仁宗请求前往贺兰山的承天寺带发修行,为皇后祈福。
“陛下,臣妾蒲柳之姿,无德无才,不堪位列妃嫔。愿入佛门,日夜诵经,祈求国运昌盛,太子安康。” 罗氏跪在仁宗面前,言辞恳切,眼中含泪。仁宗本就崇尚佛教,见她如此虔诚,心中愈发怜爱,不仅应允了她的请求,还赏赐了大量财物,特许她在承天寺拥有独立的禅院。
罗氏此举,看似退让,实则暗藏深意。承天寺是西夏皇室的皇家寺院,寺中高僧多与宗室贵族交往密切。她每日除了诵经,便是与高僧们探讨佛法,借此机会结识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她利用仁宗赏赐的财物,暗中资助了一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汉家士子和党项寒门子弟,为他们提供读书和入仕的机会。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她的心腹,遍布朝堂内外。
在承天寺的三年里,罗氏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寺中藏经阁的地下室里,藏着西夏开国以来的密档,其中记载了景宗李元昊时期的宫廷政变、毅宗李谅祚的夺权之路,甚至还有皇室成员与佛门的秘密交易。她意识到,佛教在西夏不仅是信仰,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于是,她开始潜心研究西夏佛教教义,结合汉地禅宗思想,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修行法门,吸引了不少宫中嫔妃和贵族女子前来听经。
绍熙元年(公元 1190 年),仁宗病重,召罗氏回宫。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凉州少女。回宫后,她凭借在佛门积累的声望和人脉,迅速整合了宫中的汉人嫔妃和部分党项中层官员的力量。她还利用密档中记载的皇室丑闻,巧妙地扳倒了婕妤李氏 —— 李氏的祖父曾参与过景宗时期的谋反,此事一直被皇室隐瞒,罗氏将其透露给仁宗,李氏当即被打入冷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