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初夏的风吹得麦浪翻滚,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
林雨潇正在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公社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来了,车铃叮铃铃响得急:雨潇同志,公社通知你去县里开会,说是县委楚书记主持的,让你马上就去。
林雨潇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回家换了件干净的蓝布褂子,骑着自行车往县里赶。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到了县委大院,他看见公社书记顾硕书和周云霄已经到了,两人正站在门口说话。
雨潇来了。
顾硕书招了招手,脸上带着笑,这次开会,可是有大好事。
进了会议室,楚玉峰坐在主位上,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见他们进来,楚玉峰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坐吧,都是自己人,不用拘谨。
等人都坐定了,楚玉峰清了清嗓子: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个重要的事情宣布。省委决定,在咱们南岭公社北坡大队一队搞改革试点。
林雨潇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周云霄和顾硕书也愣住了,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声。楚玉峰接着说:试点的内容有三项:第一,公社革委会改为乡政府,大队改为村委会,生产队改为组;第二,行政领导称谓改了,公社书记改叫乡长,大队书记改叫村长,生产队长改叫组长;第三,从乡到村再到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地分到户,谁种谁收,多劳多得。
陈长生要是在这,肯定得跳起来,林雨潇心里想着,指尖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手有点抖,字都写歪了。
楚玉峰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雨潇同志,你所在的生产队,就是这次试点的重点单位。经县委研究决定,任命你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由俺担任。另外,考虑到你预备党员还没转正,暂时任命你为南岭乡临时负责人,同时继续担任你所在生产队的组长。
林雨潇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拖出一道刺耳的声音。楚书记,俺...俺能行吗?
他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害怕,是激动,心里像有团火在烧,烧得他眼眶都红了。
楚玉峰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雨潇,俺知道你能行。你在调查时写的补充报告,省委领导都看了,都说你是个敢说真话、敢干实事的好同志。这次试点,就靠你了。
顾硕书也站起来,笑着说:雨潇,以后你就是南岭乡的临时负责人了,可得好好干,别给咱公社丢脸。
周云霄拉了拉他的胳膊:雨潇,这下咱大队可有盼头了。回去俺就跟社员们说,让他们都跟着你好好干。
林雨潇点了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起了在北京时,爸爸说的别看着社员们吃苦不吭声,想起了弟弟手里的铁丝拖拉机,想起了陈长生在田埂上举着却没落下的鞭子。
他抹了把眼泪,握紧了拳头:楚书记,顾书记,周书记,俺保证,一定把试点工作做好,让社员们都能吃上白米饭,让咱队里也能有真拖拉机!
从县里回来的路上,林雨潇骑着自行车,风从耳边吹过,带着麦香。
他看见路边的老农在地里除草,脸上带着笑;看见孩子们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他忽然觉得,这条回家的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都要亮。
回到生产队,林雨潇把社员们都召集到打谷场上。陈长生敲着铜锣,喊了一遍又一遍:都来开会了,有大好事!社员们陆陆续续来了,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抱着孩子,都好奇地看着林雨潇。
林雨潇站在一个土堆上,手里拿着县委的文件,声音洪亮: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委决定,在咱们队搞改革试点,把地分到户,谁种得好,谁就多拿粮!以后,咱们公社改叫乡政府,大队改叫村委会,咱队改叫组,俺暂时当南岭乡的负责人,还继续当咱组的组长!
话音刚落,打谷场上就炸开了锅。啥?地分到户?
一个老农手里的烟袋锅子掉在地上,俺没听错吧?
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那俺家娃以后是不是就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
陈长生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喊:乡亲们,这是真的!以后咱再也不用出工不出力了,好好种地,就能过好日子!
林雨潇看着社员们激动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举起手,等大家安静下来:乡亲们,改革试点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有困难。但是俺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明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分地,按人口分,按劳力分,保证公平公正。以后,咱们还要盖新房,修公路,让咱队里也能有拖拉机,有抽水机,让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员们纷纷鼓掌,掌声响亮,震得打谷场上的麦子都沙沙响。
有的社员已经开始商量着要种什么庄稼,有的说要多养几头猪,有的说要给孩子盖新学校。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打谷场上,洒在社员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那笑容里,有希望,有期待,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那天晚上,林雨潇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了调查时看见的那些贫困的村庄,想起了县委书记楚玉峰信任的眼神,想起了社员们激动的掌声。
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就要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这不仅仅是一次试点,更是一次破冰,是为中国农村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
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照在墙上,那道细长的光,仿佛变成了一条宽阔的路,一直延伸到远方。林雨潇笑了笑,闭上眼睛,他仿佛看见了几年后,这里的麦子长得比人还高,拖拉机在地里穿梭,孩子们在新学校里读书,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他会一直走下去,带着社员们的希望,带着改革的信念,一步一步,把这条路走宽,走亮。
因为他相信,春风已经吹过垄沟,种子已经埋下,总有一天,会收获满仓的粮食,收获满村的幸福。
喜欢拓梦者请大家收藏:(m.2yq.org)拓梦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