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吓人的是她们的头发,”女人的声音开始发颤,“那些头发又长又黑,散在水面上,像一张巨大的网。头发里还缠着绿色的水草和银色的小鱼,小鱼在头发里钻来钻去,尾巴拍打着水面,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听得人心里发毛。还有她们的眼睛,浑浊得像蒙了一层灰,却能清清楚楚地看见眼珠,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桥上的人,不管你走到桥的哪个位置,都觉得她们在看着你。”
姜榆禾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她能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窜,顺着脊椎爬到后脑勺,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而且,只要有人在月圆夜靠近望归桥,就会被水里的东西拖下去,再也找不到。”女人的声音压得更低了,“这半年里,已经有七个人失踪了。第一个是镇上的王老头,他晚上去河边钓鱼,路过望归桥,就再也没回来。第二个是来旅游的小伙子,听说望归桥的传说,好奇,非要在月圆夜去看看,结果也失踪了。还有五个,有镇上的人,也有游客,都是在月圆夜靠近了望归桥,然后就没了音讯。”
“上个月,镇上的人实在怕了,就凑钱找了几个胆子大的外乡人,去望归桥底下挖淤泥,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失踪的人。结果你猜怎么着?”女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语气里满是惊恐,“他们从淤泥里挖出了十七具尸骨!经过法医鉴定,其中十具尸骨的年代很久远,应该就是民国时期沉塘的那些女子。剩下的七具,尸骨还很新,正是这半年里失踪的七个人!”
“最吓人的不是这个,”女人咽了口唾沫,声音里带着哭腔,“那些尸骨的手骨,不管是民国的还是新的,全都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举在头顶,手指张开,像在梳头!你说,这不是闹鬼是什么?那些沉塘的女子,是在找替死鬼啊!”
姜榆禾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想起姜晚最后发的那段视频,视频里的月亮正是月圆,还有姜晚说的“水里好像还有小鱼”,一个可怕的画面在她脑海里浮现:姜晚站在望归桥上,看着水里的小鱼,却没注意到水面下缓缓浮起的尸体,然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进了水里……
“姑娘,听我一句劝,今晚就是月圆夜,你赶紧离开青川,越远越好。”女人抓住姜榆禾的手,语气急切,“那些东西太凶了,你斗不过它们的,别再白白送了性命。”
姜榆禾深吸了一口气,她的手虽然还在抖,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大姐,谢谢您告诉我这些。但我不能走,我妹妹可能还在等我。就算那些东西再凶,我也要去望归桥看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女人看着她,知道劝不动她,便叹了口气,转身从货架底下翻出一个红色的香囊。香囊是用粗布做的,上面绣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针脚很粗糙,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这是我婆婆生前求的平安符,里面装了艾草、朱砂和晒干的桃枝,是镇上老道长给的,据说能挡邪气。”女人把香囊递给姜榆禾,“你拿着,或许能帮你挡挡。还有,到了桥上,千万别往下看那些尸体的眼睛,也别听水里的声音,不管听见谁叫你,都别回头,更别伸手去碰水里的任何东西。”
姜榆禾接过香囊,指尖触到香囊上粗糙的布料,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她紧紧攥着香囊,对女人道了谢:“大姐,谢谢您。如果我能平安回来,一定来谢谢您。”
女人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担忧:“我不求你谢我,只希望你能平安回来。记住,实在不行,就把香囊扔向水里,或许能救你一命。”
姜榆禾点点头,不再多说,抓起行李箱,推开店门,重新走进了雨幕里。
雨还在下,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油亮,倒映着两旁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灯笼里的烛火在风里摇曳,明明灭灭的光晃得人眼晕,把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地上,像是一个个扭曲的鬼影。
街上依旧没什么人,偶尔能看见一两扇虚掩的窗户,里面透出微弱的灯光,可只要姜榆禾一靠近,灯光就会瞬间熄灭,只剩下一片漆黑,像是里面的人在刻意回避她。她拖着行李箱,沿着老街往前走,水流声越来越清晰,那股潮湿的腥气也越来越浓,像是从望归桥的方向飘过来的。
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前面的路突然变得开阔起来,一条河出现在眼前。河水很宽,颜色是深褐色的,水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油光,看起来很浑浊。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水鸟,只有雨丝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
望归桥就横跨在河面上,像是一条黑色的巨蟒,连接着河的两岸。那是一座石拱桥,桥身爬满了青苔,在雨幕和昏暗中泛着青黑色的光,看起来古老而诡异。桥栏是用整块的青石雕刻的,上面刻着一些模糊的花纹,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原本的样子了。桥的两端各有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桠扭曲,像是一双双伸向天空的手,树枝上挂着一些残破的红布条,在风里飘着,像是招魂的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请大家收藏:(m.2yq.org)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