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蒙恬整军换新貌
就在嬴政对着那本《御剑术(体验版)》玉简,以及获取“体验专用飞剑”的苛刻条件暗自运气,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让李斯立法规范“仙机商业行为”的同时,帝国的北疆,一场画风同样清奇、但方向截然不同的变革,正在上将军蒙恬的强力推动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蒙恬将军,自从那日在演武仙阁亲身体验了《九转金身诀》基础篇“莽牛开山势”的威力,一拳在花岗岩柱子上留下裂纹之后,便彻底成为了“修仙强军派”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最狂热的实践者。在他看来,什么仁德灵根、混沌灵根,什么签到打卡、体验版飞剑,那都是咸阳宫里那群闲人搞出来的花架子!真正的修仙,就该像他这样,拳拳到肉,气血奔涌,提升的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他的目标明确而纯粹:将麾下三十万戍守长城、北逐匈奴的百战锐士,打造成一支前所未有的“仙武军团”!
回到北疆大营的第一天,蒙恬就召集了所有校尉以上的将领,在点将台上,当着全军的面,再次演示了一遍“莽牛开山势”。这一次,他有了之前的经验,控制力更强,一拳击出,不仅气浪翻涌,更是将台下一块用来测试弓弩的厚重铁甲板,直接砸出了一个清晰的拳印!
将领们看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这还是人吗?!
“看见没有?!”蒙恬声如洪钟,指着那铁甲板上的拳印,“这就是仙武合一的力量!从今日起,全军推行《九转金身诀》基础炼体篇!老子不要你们个个都能一拳打穿铁甲,但三个月后,谁要是还不能徒手掀翻一辆辎重车,就给老子滚去炊事班背锅!”
军令如山,更何况是这种能让自己变“超人”的军令?北疆大营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火朝天的…呃,健身现场?或者说,是气血修炼场。
每日天不亮,军营里响起的不再是单一的号角,而是伴随着粗重喘息和压抑低吼的“炼体号”。士兵们按照传授的法门,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势,引导着体内那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气血之力。起初,自然是状况百出。
有人控制不住暴涨的气力,一跺脚把营房的地板踩了个窟窿;有人练习“莽牛冲撞”时没收住势头,直接把同伴撞飞了出去,差点引发营啸;更有人因为行气路线偏差,导致局部气血淤积,肿着脸、瘸着腿去找军医,被同僚戏称为“猪头小队”和“铁拐李营”。
蒙恬对此毫不留情,亲自带着亲卫队巡视各营,看到不得法的,上去就是一脚,亲自“纠正”;看到偷懒的,罚去校场跑圈,跑到气血自行运转为止。一时间,北疆大营里哀鸿遍野,但士兵们的气血之力,也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力气大了,耐力强了,受伤恢复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光是炼体,蒙恬觉得还不够。仙家手段,怎能没有远程攻击和战略机动性?(虽然他还没拿到御剑术完整版)
他召集了军中的能工巧匠和那些被“发配”来的、略通低阶法术的方士(主要工作是提供理论指导和…背锅),成立了“大秦北疆军工仙术研发所”。
研发方向主要有二:
第一,附魔箭矢。试图在常规的弩箭上刻画加固符文、加速符文,甚至…爆炸符文(这个难度太高,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偶尔实验会炸伤工匠)。成果是诞生了一批箭杆更坚韧、飞行速度稍快、但造价高昂了数倍的“初级附魔破甲箭”,被士兵们私下称为“贵族箭”,舍不得用。
第二,也是蒙恬最寄予厚望的——量产型“御风滑翔翼”。既然暂时无法实现个人御剑飞行,那就用集体装备来弥补!研发所以竹木、皮革为框架,尝试在上面刻画减轻重量、引导气流的简易风系符文。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摔得鼻青脸肿的试飞员(多是犯了军纪的倒霉蛋)的“贡献”,终于搞出了勉强能从一个高坡滑翔到另一个高坡的“初代仙术滑翔翼”。虽然操控性极差,落地姿势多半是脸先着地,但至少证明了…这条路似乎走得通?
除了装备,蒙恬连军队的文化建设…或者说,口号体系,也没放过。
他觉得以往冲锋时喊的“风!风!风!大风!”虽然气势雄壮,但缺乏仙家气韵,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于是,他召集了几个军中文书(要求是识字且嗓门大),闭关三日,呕心沥血,创作出了北疆仙武军团的全新口号。
这一日,蒙恬举行全军大校阅,检验近期“修仙”成果。
校场之上,旌旗招展,三十万将士虽然不少人脸上还带着练习炼体诀留下的青紫,但个个眼神锐利,气血旺盛,站在一起,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蒙恬身披重甲(虽然他现在觉得这玩意儿有点碍事,影响气血运转),立于点将台,看着下方军容鼎盛的队伍,豪情万丈。
“儿郎们!”他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滚雷传遍校场,“展示我北疆仙武之威的时候到了!让那些躲在咸阳宫里的…呃,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修仙强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