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早知道俺也去研究怎么让石头发光了,比学这劳什子掌心雷容易多了!”
“听说那‘人造月亮’用的涂料,还是俺们军需处特批的‘夜明砂’呢!说是公子亥急需!”
“啥?咱们晚上识别星图的荧光粉都不够用,他拿去涂球玩?”
一股“我们在前线吃土,有人在后方玩球还得赏”的悲愤情绪开始蔓延。
就连我们的主角二狗,也在“非稳定仙术应用研究小组”(炸膛小组)的日常爆破实验中,感受到了这股低气压。他正试图将一张“引雷符”和一张“凝水符”同时激活,想看看能不能造出“带电的洗澡水”(他的原话),结果实验失败,只炸出了一团带着焦糊味的水蒸气,把他自己熏得像个刚出笼的黑窝头。
小组长没好气地走过来:“王二狗!你能不能搞点有用的?你看看人家胡亥公子,一个发光的球都能上达天听!你再看看你,除了能把自己弄黑,还能干嘛?”
二狗抹了把脸上的黑灰,委屈地嘟囔:“他那球……除了亮,还能干嘛?俺这个……至少还能熏蚊子……”
话虽这么说,但二狗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真正的晋升捷径,不是苦练杀敌本领,而是……搞点花里胡哨的“手办”?
嬴政那一次看似随意的点头,如同在平静(且略显混乱)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最高兴的莫过于胡亥和赵高。胡亥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原来取悦父皇如此简单!还要什么治国韬略,还要什么文治武功?搞“星空手办”啊!
在赵高的“悉心指导”和资源倾斜下,胡亥的“星空手办工坊”迅速扩张,规模直逼蒙恬的“星槎研发中心”。各类能工巧匠、方术士被网罗至麾下,任务只有一个:制造更多、更炫、更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星空概念”手办!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军备竞赛”,在咸阳宫的一角悄然上演。
不久后,胡亥抱着他的新作品再次觐见。
“父皇!请看!这是儿臣研发的‘微型星槎’!”他捧着一个木质的小船模型,船身同样涂着夜光涂料,船头还插着一根小小的、写着“秦”字的旗帜。
嬴政看了一眼,未置可否。
又过了几天。
“父皇!这是‘可悬浮仙术阵盘’!”一个刻着歪歪扭扭符文的铜盘,在胡亥注入一丝气血(或者只是使劲吹了口气?)后,勉强摇晃着离地一尺,悬浮了不到三息时间就“哐当”掉了下来。
嬴政批阅奏章的手顿了顿,依旧没说话。
紧接着,“便携式银河沙盘”(一个装了水和荧光沙子的琉璃盆)、“北斗七星连珠弩”(一把能同时发射七根牙签的玩具弩)、“仙术对轰模拟棋”(棋子相碰会发出“噼啪”声,附带闪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星空手办”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咸阳宫。
这些东西,实用性基本为零,但视觉效果……在不懂行的人看来,确实挺唬人。至少,比蒙恬那边报上来的“士兵失重适应性提升5%”、“符箓命中率由1%提升至3%”之类的枯燥数据,要直观“有趣”得多。
赵高每次都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敲边鼓:“陛下您看,公子心思何等灵巧,虽于实战或有不及,然于启发民智、彰显我大秦星空气象,功不可没啊!”
胡亥也每次都能精准总结:“儿臣愿为父皇的星空霸业,贡献一份……呃,装饰性的力量!”
嬴政始终没有过多表态,但也没有制止。这种默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第三章:朝堂风云——实干派与手办党的交锋
这股歪风,不可避免地刮到了朝堂之上。
一些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的官员,开始敏锐地嗅到“风向”的变化。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星槎的龙骨该用何种灵木,符箓的能量回路该如何优化,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将奏章写得更加“星空化”、“手办化”。
一位掌管礼仪的官员上奏:“陛下,臣以为,可仿造公子亥所创‘人造月亮’,制大型宫灯若干,悬于咸阳城头,日夜不息,以示我大秦光辉,普照星空!”
一位负责祭祀的官员提议:“祭天仪式当加入‘星槎’模型,并焚以特制符箓,沟通星辰,祈求星际航行平安!”
更有甚者,一位地方官千里迢迢献上一块奇石,声称此石乃“天外陨星核心”,蕴含无穷星力,建议陛下随身佩戴,可保“仙术修为大增,延年益寿”(后来经鉴定,就是一块比较圆的磁铁矿)。
以李斯等为代表的实干派官员,对此等风气深恶痛绝。李斯在一次朝会上,终于忍不住出列谏言:
“陛下!蒙恬将军于骊山整军经武,呕心沥血,方使我大秦初具星空作战之雏形。然如今朝野上下,奢谈星空者众,脚踏实地者寡!竞相以奇技淫巧之物邀宠,于国于民,有何实益?长此以往,臣恐星空霸业未成,浮夸之风先起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