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灵气生活指南:符箓虽好,可不要贪杯
然而,就在蒙恬和他的将士们与失重环境和不稳定符箓搏斗的同时,另一场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的变革,正如同涓涓细流般渗透进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这场变革的源头,同样是那神秘莫测的“灵气”以及其载体——符箓。
当“星空作战司”的精英(或者说,倒霉蛋们)还在研究如何用符箓把敌人炸上天时,大秦的能工巧匠和投机商贾们,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符箓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蓝海”。毕竟,不是所有符箓都像“引雷符”那么暴烈,也不是所有灵气都只能用来对轰。于是,一场由灵气驱动的日常生活革命,悄然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灵灯照万家——亮度随缘,心情看天
首先迎来巨变的,是千家万户的照明系统。
传统的油灯、蜡烛光线昏暗,烟雾缭绕,还容易引发火灾。于是,一种基于“荧光符”和“聚灵阵”原理的“灵灯”应运而生。这种灯外形各异,有的像小鼎,有的像莲花,核心都是一块刻有符文的玉石或木片,通过吸收空气中微薄的灵气发光,清洁、安全、无烟。
消息一出,咸阳城沸腾了!家家户户争相抢购,仿佛谁家晚上不够亮,谁就输在了新时代的起跑线上。朝廷也乐见其成,专门成立了“灵灯普及司”,大力推广。
我们的老朋友二狗家,自然也赶上了这趟潮流。二狗爹,王老憨,用儿子寄回来的军饷(二狗在“流星工坊”好歹也算个技术骨干,有点津贴),咬牙买了一盏最新款的“朱雀衔珠式”灵灯。
灯送来的那天,全家像请祖宗牌位一样将其摆在堂屋正中央。王老憨按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在灯底的聚灵阵上滴了一滴清水(初级激活介质)——这是卖家附赠的“开光灵水”,据说能提升灵气感应灵敏度。
刹那间,灵灯发出了柔和而稳定的白光,将整个堂屋照得亮堂堂的!
“哎呀!真亮堂!跟白天似的!”二狗娘惊喜地摸着灯身。
“那是!这可是仙家技术!”王老憨得意地捋着不存在的胡须,“以后晚上纳鞋底,再也不怕戳到手了!”
然而,仙家技术,似乎也有点“仙家脾气”。
这灵灯的亮度,很不稳定。它似乎对周围环境中的“灵气波动”异常敏感。
第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在灯下吃饭,隔壁传来夫妻吵架摔碗的声音。只听灵灯“滋啦”一声,光线猛地暗了下去,变成了昏黄的、如同烛光般的颜色,还伴随着轻微的闪烁,映得一家人脸色阴晴不定。
“这……这是咋了?”二狗娘吓了一跳。
王老憨凑近灯看了看,不确定地说:“怕是……灵气不足?”
就在这时,隔壁吵完了,传来丈夫低声下气道歉的声音。灵灯又“嗡”地一声,恢复了明亮。
全家人:“……”
第二天,二狗娘在灯边念叨:“听说村头李寡妇家儿子要说亲了,聘礼足足三担……” 灵灯毫无反应。
过了一会儿,她压低声音:“还听说,那姑娘脸上有麻子……” 灵灯瞬间闪烁了一下,亮度似乎还提升了一点,仿佛在表达“继续八卦,我爱听”?
王老憨怒道:“你这婆娘,乱嚼什么舌根!看把灯都带坏了!”
最离谱的是,当王老憨偷偷在灯下数着儿子寄回来的铜钱时,灵灯突然发出刺眼的白光,然后“噗”地一声,彻底熄灭了!任凭他怎么拍打、滴“灵水”都没用。
王老憨吓得赶紧把铜钱藏好,对着灵灯拜了拜:“灯神灯神,莫怪莫怪,小老儿就是看看,绝无炫富之意……”
说也奇怪,拜完之后,灵灯又慢悠悠地自己亮了起来,光线变得异常柔和,甚至带着点……慈祥?
类似的情况在全城不断上演。酒肆里的灵灯会在食客划拳最激烈的时候突然爆亮,仿佛在助威;书房里的灵灯会在主人读到悲情诗句时变得黯淡,仿佛在哀伤;甚至有两户人家同时点灯,如果一家亮一家暗,暗的那家主人就会怀疑自家“风水”不好或者“灵气”不足,从而引发新的焦虑。
于是,咸阳城的夜晚虽然亮堂了许多,但也变得有些……诡异。人们习惯了看灯行事,灯亮则喜,灯暗则忧,邻里吵架前先看看自家灵灯的反应,夫妻说私房话也得挑灯“心情好”的时候。这灵灯,俨然成了每个家庭的“情绪风向标”。
第二章:传讯符飞驰——速度感人,隐私全无
几乎在灵灯普及的同时,传统的驿马传书系统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一种廉价的“民用传讯符”出现了。
这种传讯符由特制的黄纸制成,上面刻有简单的定位和传音符文。使用者只需在符上写下收符人的大致方位(例如“咸阳城东市张屠户”),然后对着符说出想传递的消息,再将其焚化,符箓便会化作一道青光,以比骏马快上数倍的速度飞向目标。到达后,会在收符人耳边响起传递的声音,可持续三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