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硬通货是录取通知书!
自从大秦点亮了灵气科技树,画风就开始朝着一个谁也预料不到的方向策马奔腾。咸阳城夜晚亮着情绪不稳定的灵灯,天空飞舞着可能泄露隐私的传讯符,街道上清洁符和市民的随身财物进行着游击战,连股市都开始炒作“仙秦001”这种玄幻概念……
就在这一片灵气与笑气齐飞的氛围中,一股来自四面八方的暗流,正悄然涌向大秦帝国的边境。
首先是北边的匈奴。以往这个时节,匈奴的单于应该正磨着弯刀,看着肥壮的牛羊,琢磨着哪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大秦边境“零元购”。但今年,单于的大帐里气氛却有些诡异。
“大单于!”一个满脸横肉的部落首领瓮声瓮气地汇报,“探马回报,秦人那边……那边晚上都不用火把了!用的是会发光的仙家宝贝!叫什么……灵灯!”
另一个瘦小的首领补充道:“还有!他们传信不用马了!用符!‘咻’一下,青光一闪,话就带到了!比咱们最快的鹰都快!”
单于捻着胡子,眉头紧锁:“还有这等事?那秦人岂不是……更不好抢了?”
这时,一个曾经偷偷用皮毛换回过一盏劣质灵灯的小头目,神秘兮兮地凑上前:“大单于,重点不是抢不抢啊!重点是,秦人会仙法了!咱们还在这儿练摔跤、骑射,人家都开始修仙了!这差距……比草原和天空还大啊!”
单于虎躯一震,恍然大悟!对啊!抢点财物算什么?学会仙法才是长久之计!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脚踏祥云,手持闪电,麾下骑兵个个御风而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踏平长城的景象……当然,前提是秦人肯教。
几乎在同一时间,南边的百越、东边的扶桑、西边的大宛等小国和部落,也都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走私的灵灯和串线的传讯符)得知了大秦的“灵气革命”。他们震惊了,恐慌了,然后……羡慕哭了。
于是,一幕前所未有的奇观出现了。各国派往大秦的使团,不再是带着刀剑和挑衅,而是捧着最珍贵的特产——南海的珍珠、西域的宝石、北地的貂皮,甚至还有扶桑进献的会跳奇怪舞蹈的巫女。他们匍匐在咸阳宫外,诉求惊人地一致:
“天朝上国,皇帝陛下!我等小邦,愿永世称臣,岁岁来朝,只求……只求陛下开恩,准许我等派遣子弟,入大秦修仙学院进修!学费好商量!”
第一章:修仙学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使团们的请求把嬴政也给整不会了。
修仙学院?朕什么时候开办这东西了?
他看向李斯。李斯也是一脸茫然,赶紧翻看各级官署的奏报,最终确认:帝国官方,并无名为“修仙学院”的机构。
那么,这个名头是哪里来的?
源头很快查清:乃是民间自发形成!一些在灵气应用上略有心得(或者自称有心得)的方士、道士,甚至还有几个从“星空作战司”“炸膛小组”因操作过于离谱被淘汰下来的老兵油子,打着“传授仙法”的旗号,开设了各种名目的“速成班”、“精修堂”、“仙法启蒙塾”。他们教授的内容五花八门,从“如何正确给灵灯滴‘开光灵水’”到“引雷符的十八种错误握姿”,从“观星识别入门(主要靠瞎蒙)”到“清洁符的家庭妙用(比如吸蚊子)”,堪称灵气时代的“职业教育培训”。
这些“野鸡学院”水平参差不齐,骗子居多,但架不住名头响亮——“修仙”!这对周边那些还处于“物理砍人”阶段的“蛮夷”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嬴政沉吟片刻。将这些化外之民纳入教化,本就是帝国夙愿。如今他们主动送上门来,要求学习“先进文化”(虽然这文化有点跑偏),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还能收取不菲的“学费”和“赞助费”,充实一下因为“星空作战司”和各项灵气工程而有些干瘪的国库。
“准。”嬴政金口一开,随即补充,“然,既以帝国之名,当有章法。着令廷尉府、方士府协同,制定《外邦子弟修仙进修管理条例》,规范招生、教学、考核等事宜。嗯……学院之名,便定为‘大秦帝国仙道文化交流中心’吧。”
名字很高大上,但底下办事的官员们理解起来就简单粗暴多了:陛下同意收“留学生”了!得搞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地方!
第二章:文化交流中心?挂羊头卖狗肉速成班!
官办的“大秦帝国仙道文化交流中心”仓促挂牌成立。校址选在了骊山脚下,靠近“星空作战司”训练基地的一处废弃皇庄。之所以选这里,主要是考虑……方便“实习观摩”(以及万一学生搞出爆炸,可以直接由专业人士处理)。
首任“中心主任”,由一位在方士府不得志的老方士——徐福的远房表侄,徐贵担任。徐贵此人,本事不大,但善于揣摩上意和包装概念。
招生简章一出,再次亮瞎了各国使者的钛合金狗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